內眥贅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眥贅皮是一個科技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內眥贅皮(epicanthus)是指遮蓋內眼角垂直的半月形皮膚皺褶。該病多與遺傳、生理解剖等先天性因素有關,還可因切割傷、燒傷、手術創傷等後天外部創傷因素導致。
兒童的內眥贅皮多數可自行好轉,隨年齡的增長不斷減輕,甚至消失。成人或後天因創傷因素導致的內眥贅皮,則需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症狀。
病因
先天性內眥贅皮與後天性內眥贅皮的發病因素有所不同,先天性多與遺傳、年齡、種族、生理解剖等先天性因素有關,後天性可因切割傷、燒傷、手術創傷等外部創傷因素導致。
臨床表現
先天性內眥贅皮多為兩眼同時出現,而後天創傷等因素導致的內眥贅皮則多為單側發病。內眥贅皮患者內眼角的皮膚皺褶可呈現不同高度和形態,多數患者皮膚皺褶起自上眼瞼內上側,向下延伸至內眼角逐漸消失。
該病多不妨礙眼部正常功能,但因為內眼角贅皮的存在,可使眼裂變短、兩側內眼角間距變短、鼻側鞏膜暴露變少,可對外形美觀有一定影響。部分病情嚴重者可遮擋鼻側視野,妨礙視覺功能。
檢查
眼部檢查
醫生會對患者的眼部進行檢查,觀察是否有內眥贅皮,以及贅皮的嚴重程度,可幫助確診和評估病情。
視功能檢查
醫生可對患者進行視野等視功能檢查,了解患者視野是否受影響,幫助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利用燈光透過一個裂隙對眼睛進行照明,可以觀察眼睛各部位的結構狀況,檢查是否有倒睫、角膜損傷等眼部病變情況,可幫助評估患者病情。
遮蓋檢查
利用遮眼板遮蓋住患者任意一隻眼睛,同時觀察另一側眼睛是否有眼球移動,可幫助排除內斜視的可能,有助於醫生進行確診。
診斷
醫生一般根據患者遺傳病史、臨床表現、眼部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再結合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可幫助了解疾病嚴重程度。
鑑別診斷
本病會和共同性內斜視有相似之處,醫生將從多個方面詳細檢查進行判斷。 [1]
共同性內斜視
患者主要表現為看正前方時眼睛目光向內側偏斜,且用任意一側眼睛注視目標時,斜視角度相同,不因注視方向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而內眥贅皮患者內眼角皮膚皺褶可遮擋內眼角和淚阜,部分鼻側鞏膜不能完全顯露出來,常被誤認為共同性內斜視。通過望診和遮蓋檢查,觀察眼球移動情況,可與內眥贅皮相鑑別。
治療
兒童時期的內眥贅皮,隨年齡增長鼻骨及面部結構會不斷發育,該病可減輕或消失,所以這段時期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而對於成年患者,由於鼻骨及面部結構已發育穩定,如因創傷性因素引起或合併其他眼部先天異常,可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進行手術治療。此外,部分患者雖不伴有眼部功能異常,但出於美容需求,也會進行手術治療。
常見矯正手術方法如下:
手術治療
內眥贅皮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通過手術的方法使局部皮瓣轉位,來緩解垂直方向皮膚的張力,同時切除多餘的皮膚組織,以達到矯正目的。
「Z」成型法
適用於病情較輕的內眥贅皮患者,指在內眼角做「Z」字形切口,然後將切口周圍的皮下組織剝離,使其形成兩個三角形皮瓣,再進行錯位縫合。此方法可減輕患處縱向張力,從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V-Y」成型法
是目前較常採用的手術方法,適用於病情較重及同時伴有雙側內眼角間距增寬的患者,先Y型切開內眼角皮膚,然後將切口處摺疊後,改為V型縫合,以達到縮短雙側內眼角之間距離的目的。
Mustarde法(四瓣法成形術)
適用於中、重度及同時伴有雙側內眼角間距增寬的患者。手術方法為切開內眼角處皮膚及皮下組織,並進行剝離,形成四個皮瓣,然後交換位置後縫合。該方法療效好,但其缺點是手術後局部瘢痕較多。
預後
本病一般恢復情況較好。兒童的內眥贅皮多數可自行好轉,隨年齡的增長不斷減輕,甚至消失。成人內眥贅皮或後天因創傷因素導致的內眥贅皮,則需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一般可明顯改善症狀。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