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二連浩特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蒙古二連浩特地質公園全稱內蒙古二連浩特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於2006年批准設立,2009年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主要保護對象為二連盆地上白堊統產出的各類恐龍化石地質遺蹟,地質公園核心區也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二連浩特恐龍化石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基本簡介

內蒙古二連浩特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於2006年批准設立,2009年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主要保護對象為二連盆地上白堊統產出的各類恐龍化石地質遺蹟,地質公園核心區也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二連浩特恐龍化石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公園周邊的寶德爾花崗岩石林、紅格爾岩畫、查干敖包廟、額仁淖爾古榆樹林、二連浩特市國門景區等地質遺蹟景觀、人文景觀為地質公園的外圍景觀。園內擁有恐龍科普館、礦物晶體館、恐龍化石[1]原地埋藏館等多個科普教育場所,同時建成了完備的展覽展示系統、標示導視系統和配套服務設施。

地質公園

在我國,地質公園的概念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旨在保護和增強地質歷史上具有重要地質意義的地區的價值。這些地區擁有地質景觀和地質建造,是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見證,並對我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起着決定作用。

我國的國家地質公園是由我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原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自然資源部組建後,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負責管理。截止至2019年9月,我國已公布八批共219家國家地質公園[2]

視頻

內蒙古二連浩特地質公園 相關視頻

網紅打卡地 | 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