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行政區劃屬巴彥淖爾市。地理坐標東經106°28′-107°03′,北緯40°10′-41°49′。地質公園由磴口沙漠湖泊園區和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園區組成,面積314.01平方千米。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地處的一級構造單元為華北板塊,二級構造單元為華北北部陸緣增生帶及華北陸塊,三級構造單元由北向南依次為寶音圖—錫林浩特火山岩型被動陸緣、陰山隆起及鄂爾多斯坳陷。2012年4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成為中國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處 內蒙古高原,行政區劃屬巴彥淖爾市。地理坐標東經106°28′-107°03′,北緯40°10′-41°49′。地質公園由磴口沙漠湖泊園區和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2]園區組成,面積314.01平方千米。

地貌特點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是集陰山山脈、 內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和 烏蘭布和沙漠四大地貌類型為一體的大型國家地質公園。各種地貌形態複雜多樣,可明顯分為三類:北部為烏拉特高平原,中部為陰山山地,南部為河套平原。

烏拉特高平原

烏拉特高平原位於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北部,海拔1000米至1400米,屬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在新構造運動中,由於南部狼山急劇上升,形成的高平原由南向北傾斜,地面坦蕩,起伏很小,地表物質主要是新近系河湖相紅色砂岩和砂質泥岩及第四系砂礫層組成。該區內乾燥剝蝕作用強烈,多形成石質殘丘與風蝕窪地。

陰山山地

陰山山地位於烏拉特高平原之南,呈東西向橫亘於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中部和東南部,根據分布的位置,可分為狼山、色爾騰山和烏拉山三部分。陰山山地最大特點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緩接烏拉特草原。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南有黃河滋潤,北有狼山環抱,面積近15900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24%。植被繁茂,人口密集。

氣候特點

地質公園所在地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風大沙多,無霜期短;溫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3.7-7.6℃。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110-3300小時之間,是中國光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無霜期短,平均無霜期為126天。降水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88毫米,冬春兩季雨雪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與降水量相比,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032-3179毫米,普遍大於降水量的10-30倍。地處西風帶,風速較大,風期較長,是冬春季節的主要氣候特徵之一,年平均風速2.5-3.4k'i米/秒。

土壤

公園所在地土壤類型較多,有灌淤土、鹽土、鹼土、風沙土、潮土、新積土、沼澤土、灰土、栗鈣土、棕鈣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石質土、粗骨土等14個土類,32個亞類,94個土屬,348個土種。由於氣候多變,地貌複雜,土壤形成的條件也不同。

園區景區

園區

磴口沙漠湖泊園區

磴口沙漠湖泊園區位於磴口縣南部,共六個景區: 納林湖景區、冬青湖景區、黃河三盛公景區、烏蘭布和沙漠景區、劉拐沙頭景區和奈倫湖景區。園區規劃面積280.74平方千米。

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園區

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園區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北部 烏拉特後旗,規劃面積33.27平方千米。在園區內發現了國內最大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群埋藏地,由南向北一直延伸到蒙古國境內,出土各類古生物化石100多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枚含有胚胎的恐龍蛋化石和一具世界罕見的大型原角龍完整頭骨化石。

景區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地處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北至狼山,東北與河套平原相鄰。東近黃河,南至賀蘭山北麓,西至吉蘭泰鹽池。南北最長170千米,東西最寬110千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海拔1028-1054米之間,地勢由南偏西傾斜。屬中溫帶乾旱氣候,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季風強勁。沙漠南部多流沙,中部多壟崗形沙丘,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納林湖景區

納林湖生態旅遊位於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景區面積為1710公頃,其中湖泊濕地面積766公頃,景區規劃總投資4億元。打造集遊覽觀光、人文歷史、水上遊樂、濕地觀鳥、休閒度假、沙漠探險、康體運動和現代設施農業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自然湖泊生態觀光旅遊區。

冬青湖景區

冬青湖景區地處 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縣城55千米。湖水面積5000畝,由主湖、東湖和南湖組成。豐水時水深5米,枯水時水深3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草魚、鯉魚等魚類,有蘆葦、水草等植物。春暖花開湖面飛來成群的野鴨,天鵝等各種鳥類。岸邊有冬青,長年青綠,每年4月開花。東岸和南岸是 烏蘭布和沙漠,自然形成的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

黃河三盛公景區

黃河三盛公水利風景區位於黃河幹流的上中游,着名的「幾」字彎頭,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依法確權劃界的管理範圍內;地處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阿拉善盟阿左旗接壤處;分布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原名三盛公)東南的黃河幹流兩岸,總面積129.31平方千米。中心景區距烏海市83千米、銀川市265千米、臨河市60千米、呼和浩特市480千米。包蘭鐵路、110國道、京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周邊有烏海機場、鄂爾多斯機場、銀川機場和包頭機場,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北旅遊線路的一顆新星。

劉拐沙頭景區

劉拐沙頭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縣城西,地處烏蘭布和沙漠東緣。這一地區流沙每年以8米~10米的速度東移,在風力的作用下直抵黃河,每年向黃河輸沙量達7700多萬噸,約占黃河含沙量的二十七分之一。

奈倫湖景區

奈倫湖地處烏蘭布和沙漠邊緣與黃河的交界處,曾經是黃河在烏蘭布和沙漠中的分洪區。奈倫湖屬新開發的半天然、半人工湖,新建引渠6.2千米,圍堤27.7千米。湖水面積220平方千米。2012年11月12日,奈倫湖景區鋪完了最後一塊護坡砌石,34千米環湖公路建成通車,這標誌着巴彥淖爾市最大的人工湖—奈倫湖初步建成。

視頻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相關視頻

大美中國 瞰秋 內蒙古巴彥淖爾
美麗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國家地質公園名錄,博雅文化旅遊網
  2. 何謂化石?有什麼價值? ,搜狐,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