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

基本信息

作者:徐志摩

創作年代:1928年

文學體裁:現代詩

作品名稱:再別康橋

作品出處:《猛虎集》

作品原文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⑶,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⑷;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字詞注釋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黃色。

⑵招搖:這裡有「逍遙」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製成的撐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心靈,喚醒了久蟄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後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煙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詩作於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着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着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里「柳」——「留」,留別有惜別的含義,它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牽掛用「在我心頭蕩漾」,把牽掛表現得非常形象。他運用的手法是比擬(擬人、擬物)。這節與第三節詩聯繫緊密:「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第三節詩突出了康河的明靜和自由自在的狀況,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一種愛心,那水草好像在歡迎着詩人的到來。還有,它並沒有完全脫離中國詩歌的意境,它和中國的古詩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節是化客為主,第三節是移主為客,做到兩相交融,物我難忘。這兩句詩正好表現出徐志摩和康橋的密切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確定了理想,步入了詩壇,美妙的風光中,抒發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第四節是轉折點:「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這節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實」是景物的描寫,「虛」是象徵手法的運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來,「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紅光,是實寫。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擋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紅,有的綠,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這個"揉"寫的很好,同時也是自己夢想的破滅。聞一多先生紀念他的長女夭折時寫了一首詩,曾用了一個比喻:「像夏天裡的一個夢,像夢裡的一聲鍾。」說明夢境是美好的,鐘聲是悠揚的,然而是短暫的,所以彩虹似的夢似美麗而短暫的。1927年徐志摩的夢想破滅了,又與陸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節,「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這節詩是徐志摩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留戀。他在康橋生活了兩年。他那時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實的,對明天懷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輝」來比喻那時的生活,帶有象徵的意味。

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回到現實仍然是哀傷,所以「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第六節詩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這節詩就需要聯繫別的詩,包括古詩來理解。「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描述了蕭聲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聲是歡悅的,所以「簫」來比喻「悄悄」來說明詩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動作帶有詩人的感情,接着"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歌講究精練,一再重複「沉默」「悄悄」「輕輕」,是強調重點,並不是浪費語言。

其實「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再如蘇軾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回憶他的妻子王弗死後的十年,回憶他們相見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用反襯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開,可惜好友欲離我而去。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下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內」。「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往往用在評價詩,意思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着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着,表現感情的深厚。如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抒情」。所以「唯見長江天際流」有很深長的意蘊,又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是這樣的好詩詞。說沉默時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達時機、船都已走了,但送別的人佇立不動,若有所思。結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實際反襯了詩人對康橋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帶着詩人的主觀感情了。

第七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雲彩」有象徵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並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音樂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反覆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所謂建築美,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音樂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這三者結合起來,徐志摩追求「整體當中求變化,參差當中求異」,顯示出新月似的特點和個性,概括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飄逸的風格。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台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着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着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一多20世紀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名家點評

陳偉農:《再別康橋》一個不可缺少的魅力在於它的音樂美!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識相戀後,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當他和張幼儀離婚後,林徽因卻突然回國和梁思成結婚,一向有紳士風度的詩人,只能將往昔生活的甜蜜回憶,通過詩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達。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詩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陽中的新娘」,這作為美好生活象徵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尋夢中的「夢」,是指兩人當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夢,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則暗含了不淺的感情記憶,只能暗藏在心裡,獨自享受。

霍秀全:《再別康橋》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愛,自由,美」的理想的具體反映。詩中理想主義的情感表白是分為兩個層次的,一是對往昔劍橋留學生活的回憶,二是對當年愛情挫折的追述。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1]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着的。[2]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3]

人們看待徐志摩及其創作總是把他與新月派連在一起的,認定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盟主」,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與他發生着密切的關係,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創作體現了新月流派鮮明特徵。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歷時約十年,徐志摩始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着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從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動(尤其是文學方面的活動),他確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對新詩發展曾經起過一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是,他們過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後期思想和創作都發生危機。[4]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新華網評)。[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