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再送董崇相戶部課績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再送董崇相戶部課績》 是一首明代陳第詩詞,除了文學成就,陳第還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音韻學家。他早年投筆從戎,御倭守邊,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他在音韻學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貢獻,是中國古音研究的先驅之一‌。總的來說,詩人陳第是一位多才多藝、博學多才的人物,他的詩歌作品和學術成就都為後人所敬仰。

中國的古代詩歌,一般稱作舊詩,是指用文言文和傳統格律創作的詩,是廣義的中國古代詩歌,可以包括各種中國古代的韻文。如賦、詞、曲等。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留住精髓。傳統文化源自於中國勞動人民的社會實踐,自帶勤勞與智慧的基因。詩詞源自百姓傳唱的民歌,是生活的記錄、情感的抒發,又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小說、散文[1]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因為她把根深深扎在中華大地上,即便歷經千載,幾經民族融合,她的遺傳密碼不曾滅失。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會回到洪洞大槐樹下祭祖,因為他們的根在那裡。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要留住其中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把跨越時空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審美風範轉化為現代社會的精神追求,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再送董崇相戶部課績

目錄

小孩子更需要詩和遠方

有一句話「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現在很多家庭都做到只要假期就能帶孩子去國內國外到處旅遊。可是遠方是有了,但是詩呢?

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研究表明,越早接觸文學[2]的孩子,悟性越高。自古以來,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詩歌最大之美,就在於它給了孩子想象和靈性。從風霜雨露,到草木鳥獸;從家國情深,到塞外戰場;感化孩子對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關懷。

古詩詞能提升孩子的心靈品質,培養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學修養的人。

詩詞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傳統文化的回歸對於孩子的成長不言而喻,因此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

參考文獻

  1. 散文的特點,天奇教育,2020-08-01
  2.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