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軍國主義 | |
---|---|
國籍 | 德國、日本、意大利 |
知名於 | 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 |
軍國主義(Militarism),即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軍國主義充滿殘酷性和反動性,曾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它的基本理論包括對和平的否認,堅持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認為戰爭本身是美好和令人神往的。軍國主義的行為體現為某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軍事化,以及對外奉行侵略擴張的政策。在軍國主義國家,戰爭成為國家的主要目的。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對外掠奪和擴張。近代的表現主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
中文名稱:軍國主義
外文名稱:Militarism
盛行時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表現形式:世界大戰
詞源
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中國人經常把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國策思想聯繫起來。然而軍國主義的實踐並非只有日本為之,歷史上許多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或政權,都會有軍事優先的政策,普魯士王國,蘇聯,美國,大英帝國等都帶有軍國主義的元素。其中以普魯士為最,大家都知道普魯士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而不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普魯士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也是軍國主義的寫照。日文的軍國主義來自於Militarismus一詞,本是因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等批判法蘭西第二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而誕生的。
代表性政權
亞述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俄羅斯帝國
薩克森王朝與霍亨斯陶芬王朝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
普魯士王國
德意志帝國
日本帝國
意大利王國
歷史淵源
各國的軍國主義在形式和緣由上大不相同,該詞條以日本軍國主義為例。
1、改革不徹底
明治維新這場日本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不徹底性。政治上掌握統治大權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繼承和發展。舊武士等級不復存在,一批資產階級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躍在各領域且是主導力量。1871年時,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時,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統治集團中的骨幹多是武士出身者,最著名的「維新三傑」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以及壟斷日本政權近50年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等均為舊武士出身。到大正時代的首相原敬、加藤高明,昭和時代軍部法西斯魁首東條英機、宇垣一成,板垣征四郎等也都是士族出身。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極自然地成為推動日本軍國主義產生髮展的主要社會力量。
在經濟原因方面,由於地稅改革和士族授產等改革,使農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濃厚封建殘餘,農村成為「國內殖民地」,因而國內市場狹小。又使大批士族無法生存而對明治政權不滿,統治階級則以對外侵略擴張將心懷不滿的農民、士族的不滿情緒引向海外征戰,使他們成為軍國日本的基本社會力量。
2、起步較晚
日本資本主義起步晚,卻迅速發展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日本實現民族獨立,擺脫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機,是以對東北亞弱小鄰國進行領土擴張和武裝侵略為重要手段的。正是將自己迅速轉化為壓迫民族才迎來了日本的迅速崛起。
明治政府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是主體,是諸政策之首。「強兵富國」路線的推行,使日本工業化的實現即產業革命的完成均與侵略中、朝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緊密相連。待日本急速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更與侵略戰爭捆在一起,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本質和特點,使日本被納入軍事、戰爭軌道,進入從戰爭走向更大戰爭的惡性循環之中。
3、沒有制約
日本國內外均無制約和阻遏軍國主義發展的形勢和力量。日本國內曾有三次民主運動高潮,即自由民權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和護憲三派鬥爭、反法西斯鬥爭,但均遭失敗;日本對外侵略時,屢屢冒險卻均較輕易得手,更刺激其向軍國主義道路迅跑。[1]
特點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表現為:
1、政治
實行軍閥獨裁和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來統治全國;政治上實行集權制,議會及司法機構無法有效制衡政府;內閣要職由軍人擔任;對內鎮壓反戰革命運動,宣傳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對外則窮兵黷武,進行國土擴張。
2、經濟
經濟以軍事發展為目標,由政府補貼軍需,帶動重工業發展迅速;並以戰爭實利再擴軍;人民被要求向國家無私奉獻,私權、人權、言論自由受到壓抑。
3、文化
教育以軍事訓練、仇外主義、自我民族優越作為自幼養成的教材;人民日常生活常受軍事上的動員與干涉,建築與公共設施廣泛地要塞化;普遍行徵兵制,役期長,軍籍不分男女一概登錄,必要時會徵收未達役齡的少年進入軍中作戰或任務; 歌頌軍人貢獻,尊崇軍人的社會地位,甚至在歷史、考古、宗教、文學、藝術等層面美化軍人和戰爭。
4、外交
外交多以軍事優勢欺凌鄰近地區,以謀求實利和國際地位;政府吹噓侵略掠奪後的利益,激發人民對戰爭的熱情,以確保民意對戰爭的支持。[2]
典型代表
1、古希臘的城邦斯巴達(公元前7世紀未--公元396年)
2、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帝國(1868年--1945年)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在發展資本主義的同時,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對內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擴軍備。
通過中國、朝鮮以及整個亞太地區的侵略擴張,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軍國主義的統治才徹底崩潰。現今日本隨着右翼勢力崛起,部分人要求將自衛隊升格為魚島問題和修究作為口號,顯示出日本政治右傾的氣氛。
2012年10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公開表示,計創重新定義「集團自衛權」,有意修改憲法。
2013年2月15日下午,日本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自民黨憲法修正推進總部會議時稱,將修憲定位為「需解決的重大課題」,表現出其在任期內實現修憲的強烈意
3、希特勒時期的德意志帝國(1933年--1945年)
1933年A希特勒在德國建立起法西斯政權後,瘋狂進行擴軍備戰。軍火工業迅猛發展在全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正規軍擴充至60萬人,包括強大的空軍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3]
危害
儘管日本軍國主義的制度形式已被「和平憲法」清除,但作為意識形態的日本軍國主義殘存依然侵蝕着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安倍等保守派政要對於殖民及軍國主義侵略歷史不思反省的「否認」和翻案,源於日本首相屢屢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政府縱容通過右翼團體撰寫的「新歷史教科書」及歷史修正主義思潮泛濫等各種負面因素的疊加累積。如今日本軍國主義殘存已成為惡化中日關係、侵蝕日本社會、毒化日本內政外交決策理念、破壞亞太地區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歷史隱患。
日本軍國主義曾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整個國民生活都從屬於軍事及對外侵略戰爭,是一種帶給亞洲乃至世界民眾深重災難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儘管日本軍國主義作為國家制度的可能性被「和平憲法」所限制,但並不表明作為意識形態的軍國主義「幽靈」已徹底消失。它一直縈繞在日本一些右翼及保守勢力的心頭,隨着「時過境遷」的時代變化而日漸死灰復燃。日本右翼勢力猖獗、軍國主義陰魂不散有其深刻的根源,它時刻威脅着亞洲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寧,是當代日本社會難以徹底根除的毒瘤。[4]
區別黷武主義
軍國主義和"黷武主義",都對應着英文詞彙"Militarism"及日文詞彙"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但是,中文使用者對此二詞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區別,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
軍國主義和黷武主義是"全等"的概念,可以混用。
軍國主義是黷武主義的極端形式。
軍國主義是黷武主義,卻往往用於特定的國家(如日本帝國)。
相關視頻
1、日本軍國主義教育洗腦青少年
2、看看二戰前日本軍國主義是如何形成的
參考來源
- ↑ 日本軍國主義是在什麼背景下開始的?為什麼會出現,重慶晨報網,2020-03-25
- ↑ 什麼是軍國主義,學科網,2019-08-27
- ↑ 什麼是軍國主義,學科網,2019-08-27
- ↑ 日本的軍國主義殘存及現實危害,人民論壇網,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