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農業氣候區劃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農業氣候區劃是中國氣候學一個名詞術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目錄

名詞解釋

農業氣候區劃,是根據農業對氣候條件的特定要求,作出能夠闡明氣候與農業生產關係上一種區域空間上的關係。從農業生產的需要出發,根據農業氣候條件的地區差異進行的區域劃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區農業氣候條件的基礎上,採用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的氣候指標,遵循農業氣候相似原則,將一個地區劃分為若干個農業氣候區域;各區都有其自身的農業氣候特點、農業發展方向和利用改造途徑。

1900年德國的柯本結合植物的地理分布,以氣溫和降水的臨界值作為分界標準所進行的氣候分類,是近代農業氣候區劃的早期嘗試。在《歐洲穀類作物生態圖》中考慮了氣候條件,並根據降水、溫度等指標劃分為76個農業氣候副區。隨後,蘇聯F.Τ.謝利亞尼諾夫、日本大後美保等先後完成了全球的、地區的和作物的農業氣候區劃。

中國現代農業氣候區劃研究始於竺可楨,他在1929年發表了《中國氣候區劃論》一文,緊密聯繫中國的農業和氣候特點,提出東部以冬季溫度、西北地區以雨量為分區標準,將全國劃分為八大區。嗣後,涂長望、盧鋈根據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將中國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氣候區域,對農業生產具有一定參考價值。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在氣候區劃方面又進行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以來,全國各地根據農業發展規劃的需要,在普遍開展農業氣候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先後完成了全國的、各省(自治區)的以及大部分縣級的綜合農業氣候區劃、各種作物和畜牧業的氣候區劃以及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區劃(如乾熱風)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