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嫁女圖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農村嫁女圖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農村嫁女圖卷
年份:元
類型:繪畫
規格:縱22.5厘米,橫131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作者:佚名
藏品鑑賞
農村嫁女圖卷,元,佚名,絹本,淡設色,縱22.5厘米,橫131厘米。
此圖原名《瘤女圖》,後更名為《農村嫁女圖》。全卷繪大小人物37人,分布疏密得當,自然形成四個段落,各段又有相對突出的重點人物的描寫。首段以一騎牛披紗婦人為中心,眾人目光多集於其身;次段是來賓與迎候者相見的場面,相對施禮的兩位婦女為該段的中心;第三段表現兩位身份較高的男性奉酒的場面;末段繪鼓樂、歌舞表演及圍觀者。各段雖有各自的主要人物,但次要人物的朝向、動作又使各段落間相互聯繫,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從畫面表現的內容看,畫的是否農村嫁女場面還有待商榷,圖中吃奶的嬰兒和扛於肩上的小童似與婚嫁主題不太相符,且騎牛女子似亦非新娘形象。筆者推測此圖所表現的可能是一民女回鄉省親的場面,具體內容尚有待進一步考察。 圖中人物略施淡赭色,余則全以水墨為之。人物全用顫筆描加以表現,面部刻畫也較為粗簡,人物造型與南宋馬遠《踏歌圖》有些相近之處。繪畫藝術水平一般,但卻生動地記錄了宋元時期的現實生活場景。
本幅無作者款印。鈐有清「盧崇興印」及清內府鑑藏印 5方。清初康熙時此卷為盧崇興所有,乾隆時入內府,清末宣統年間佚出宮外,後為故宮博物院購藏。
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卷三十五。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