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冠斑犀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冠斑犀鳥

中文學名: 斑犀鳥
拉丁學名: Anthracoceros coronatus
別 稱: 冠犀鳥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佛法僧目
科:犀鳥科
屬: 斑犀鳥屬
種: 冠斑犀鳥
命名人及年代: Boddaert,1783
英文名: Malabar pied hornbill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冠斑犀鳥(學名:Anthracoceros coronatus)大型鳥類,體長74~78厘米。嘴具大的盔突,顏色為蠟黃色或象牙白色,盔突前面有顯著的黑色斑;上體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下體除腹為白色外,亦全為黑色,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末端。翅緣、飛羽先端和基部亦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

喜較開闊的森林及林緣。成對或喧鬧成群,振翅飛行或滑翔在樹間。喜食昆蟲多於果實。持續不斷的刺耳嘎嘎叫聲,如ayak~yak~yak~yak~yak。 [1]

外形特徵

雄鳥頭、頸、背、包括兩翅和尾黑色。頭、背和兩翅具金屬綠色光澤,尤以兩翅為著;翼緣白色而雜有黑色,除第一和第二枚初級飛羽及內側次級飛羽外,飛羽先端均為白色。初級飛羽基部亦為白色,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白色翅斑。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頦、喉、上胸和腋羽黑色,其餘下體白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體型稍小。

雄鳥盔突上的黑斑比雌鳥要大得多,從嘴的基部直至盔突先端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處,而雌鳥在盔突的背面幾乎沒有黑斑。

幼鳥盔突上的黑斑極不明顯,僅為灰黑色的陰影,隨着年齡的增加,黑斑也逐漸明顯和擴大。

虹膜紅褐色,眼周裸露皮膚紫藍色,喉側裸露斑塊肉色;嘴和盔突象牙白色或蠟黃色,盔突先端和嘴基黑色,跗蹠和趾鉛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740~776mm;嘴峰150mm;翅♂293~310mm,♀291mm;跗蹠57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

生活習性

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多在樹上棲息和活動,有時也到地面上覓食。叫聲為「嘎克、嘎克、嘎克」,非常洪亮。飛翔時頭部和頸部向前伸直,兩翅平展,很象一架飛機,所以俗稱「飛機鳥」。

遷徙:留鳥。

食性:主要以榕樹等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到地上捕食蝸牛、蠕蟲、鼠類、、爬行類和昆蟲。吃食的時候,常常先將食物拋在空中,然後用嘴準確無誤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消化不了的果核、獸骨等食物殘渣,則從中反吐出來。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懸崖絕壁上的石洞、石縫或者樹洞的底部,有的巢可以連續幾年使用。石洞距離地面的高度為60米左右,洞口的直徑為60厘米左右,巢中鋪墊有松樹葉、雜草、羽毛等。巢的直徑為27厘米,深度為13厘米。每窩產卵2~3枚,卵的大小為47~54mm×33~38mm。由雌鳥在洞口封閉的巢中孵卵。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在原產地屬稀少或常見物種。 冠斑犀鳥的雌雄比例嚴重失衡,種群數量繼續下降中。

地理分布

冠斑犀
鳥分布於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泰國、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等地。
中國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南部西雙版納,以及廣西扶綏、大新、崇左、寧明、隆安、龍州、靖西等地。

保護級別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註:犀鳥科,所有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LC)。

有眼睫毛的鳥,叫冠斑犀鳥,中國僅有的五種犀鳥之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