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冠癭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冠癭瘤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腫瘤。

病因

冠癭瘤是在組織受傷以後,因冠癭瘤細菌的侵入而引發。初期,寄生植物細胞中發生類似受傷後的反應,細胞先成規則的排列,然後增生。冠癭瘤繼續發育時,瘤外層的細胞分裂十分迅速,形成大團的愈傷組織,無定形地不斷增大。幼小冠癭瘤的外表成乳白色或淺綠色,以後轉為褐色或黑色。生冠癭瘤的植株,一般都生長不良,嚴重時死亡。

簡介

至少在60多科,200多屬,上千種的高等植物中存在。很多木本經濟植物,如蘋果、梨、桃、杏、葡萄薔薇等,以及一些草本植物,如向日葵、落地生根等,都可以被細菌感染而發生這種腫瘤。[1]

外觀

冠癭瘤的外觀呈球形,表面凹凸不平,大小可自幾毫米到十幾厘米,或更大些,常發生在植株近地表處或嫁接處。

特性

平常的植物腫瘤,多少有一點自製性,到一定程度後不再生長。但是很多冠癭瘤,特別在人工分離後,似可無限生長。經組織嫁接後,可不斷誘導形成新腫瘤。

冠癭瘤細胞的染色體中,含有來自農桿菌的致瘤質粒片段(T~DNA),T~DNA整合入植物細胞核的染色體中,能穩定存留,且隨植物腫瘤細胞的分裂而複製。它攜帶的一些基因,在植物細胞中控制着腫瘤的表型。[2]

核桃樹冠癭瘤治療

桃樹腫瘤,挺常見的,跟人的腫瘤一個性質,你這個屬於冠癭瘤,細菌感染造成,一般發生在植株近地表處或嫁接口,或環割,或抹芽部位。 這種腫瘤對植株沒有好處,最好割掉,割完用抑霉唑加中生菌素,加噻苯隆,加吡唑醚菌酯或丁香菌脂調成糊塗抹傷口,初春或中秋進行,避開雨季和低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