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冬天裡的暖(張文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冬天裡的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冬天裡的暖》中國當代作家張文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冬天裡的暖

小時候,總感覺冬天很冷,儘管母親在寒冬到來之前,將禦寒的的棉衣備齊,還是有一次放學後,將我凍得嚎啕大哭。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母親由哥哥陪伴着一早就去了醫院。我獨自躺在床上,望着玻璃窗上凍得結結實實的冰花,遲遲不肯離開溫暖的被窩。屋子很冷,衣服凍了一宿,也很冷。熱身子進到冷衣服裡面,需要鼓足勇氣。待到不得不起床時,我才匆匆地穿戴整齊,朝學校走去。

小學校離家很近,那時還沒有柏油路,土道被凍得拔了裂兒。學校的教室里安有一個取暖用的爐子,爐子連着長長的煙筒,由屋裡伸出窗外。每天有一位老大爺負責將爐火點着,課間再續一次煤。記得那天,生火的大爺沒有來添煤,爐子裡的火早早地熄滅了。

早晨沒吃東西,上課時總覺得教室里很冷很冷,好容易等到下課,一個勁兒往家裡跑。站在家門口,那時即使家裡沒人,也不用鎖門。手已經凍木了,我朝着屋裡喊了兩聲,沒人應答,飢餓和寒冷,讓我委屈得嚎啕大哭起來。

哭聲驚動了對門的唐娘,她知道我媽媽去醫院還沒回來,就一把將我拉到她的家裡,用熱毛巾給我擦去淚痕,端上一碗熱氣騰騰棒面粥,我的哭勁還沒過去,一個勁地抽搭着,但這不能阻擋我對熱粥的渴望。於是,一邊抽搭,一邊吸溜吸溜地喝起粥來,寒冷催下的稀鼻涕,不時地在碗邊冒着泡泡。唐娘慈善地用手絹將它們擦去。

喝完一碗,渾身已經暖洋洋的了,唐娘又盛了一碗,並拿過一塊兒烤得焦黃焦黃兩摻(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的發麵餑餑。我愜意地一口餑餑,一口粥地吃起來,這種烤有厚厚黃莢的餑餑,是需要時間的,將一塊餑餑,放到爐子底膛里,用溫火慢慢地炙熱成莢,嚼起來,脆香脆香的,一般爐子的底膛里能烤一個餑餑,爐子與煙筒連接部位能烤一小塊。唐娘家裡的孩子多,這烤好的餑餑,不可能每個兒女都能吃到。我這一吃,不知搶了哪位的美味呢!在自己家裡,媽媽烤的餑餑總是讓着我吃。

孩子就是孩子,吃飽之後,就跑去與同學們在寒風中耍了。玩到吃晚飯時才回家。媽媽已經回家,躺在炕上。姐姐做晚飯,兩塊山芋放在盤子裡,見我進來說,哪瘋去了?不吃飯就不知道回家。我看見山芋伸手就拿,姐姐用鏟子輕輕地敲打一下我的手,就知道吃!去把這個給唐娘送去!媽媽對我說,替我謝謝唐娘,我們回家時,唐娘已經將咱們家的爐子生好,屋裡的暖瓶都灌滿了熱水。

我特別喜歡幹這樣的事情,一邊應着媽媽的話,一邊端起盤子往唐娘家走去。拉開唐娘家的門,和唐娘家的姐姐撞了個滿懷。嗨!我正想給你媽媽送餃子去呢!你卻聞着味來了。我放下山芋,捧着餃子回家。

那年代,日子雖然清淡人情卻很濃很濃。冬天裡的暖,在心裡生根,溫暖了一生。

[1]

作者簡介

張文茹: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市散文研究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