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冬日細語(朱易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冬日細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冬日細語》中國當代作家朱易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冬日細語

湖北的冬天,白茫茫的天,白茫茫的地,四處也十分寂靜。剛開始見到這麼純的白,心裡感到一陣雀躍,等不及穿好衣服,就要衝出去感受一番。久了便覺得發膩,眼前的一切事物都被定格,被框在白里。我開始窩在被子裡不肯起來,甘願回到夢裡看那跳動的彩色方塊。

只有極少數的時候,我是願意早起的,那是為數不多的清煙囪時刻。爺爺會搭上梯子,小心地取下火爐上的煙囪,將它打橫扛在肩上,外出將其穩穩地放在坎邊,而後折下一段桃樹枝,把煙囪從頭到尾敲上幾遍。我一聽這聲兒就覺得有煙花在胸口炸開,那是按耐不住的興奮。而這項活動,奶奶向來是不允許我參加的,一來怕我凍着,二來是擔心我把衣服弄髒。我也只能趁着奶奶去廚房生火那段功夫,提起一段柴,跑出門對着煙囪就是一陣亂敲。「你又在瞎胡鬧!」又被奶奶抓包了,她總能知道我在幹什麼。

室內的活動就很平常,燒上兩壺茶,打一局鬥地主,趁着打牌的功夫,撿一碗昨日包的餃子,刷上油,放在火爐蓋上。一場牌打完,餃子烤的金黃,捏起餃子耳朵尖咬上一口,脆皮和着餡兒,熱氣直往鼻腔沖。若是嫌這點小食不夠,拉開火爐屜,在火爐灰里埋上幾個土豆,等個二十分鐘,就可以把土豆扒拉出來。我總是捧着小口小口地抿,哥哥見了,就着白氣咬上一大口,說冬天這麼吃才算正宗。奶奶見我們吃的開心,起身到櫥櫃裡取出一小包拐棗,招呼我們吃。

這拐棗我是認得的,那顆拐棗樹,孤零零的立在我家門口西坡上,周邊的樹在它身邊都顯得遜色,不論是誰路過,總要感嘆一句多麼大的樹哇。冬初便是摘拐棗的時候,兒時不知道拐棗長什麼樣,奶奶捋下一大把像小樹枝的東西往我嘴裡喂,我拚命地躲,生氣地沖奶奶喊,「你幹嘛給我吃樹枝!」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哄我讓我嘗嘗拐棗,不是樹枝,我將信將疑地放進嘴裡,一股清甜味布滿口腔,接着又塞了一大把拐棗進嘴,好驗證這並不是我的錯覺。「別吃那麼多,」奶奶敲敲我的頭,「這是最後的拐棗了,你幾口吃完了後面冬天就沒得吃了。」我拿起一小段拐棗,可能是放的時間有些久了,甜味加重了,果香氣也更加濃郁了。

飯後,奶奶說要去菜園看看,我也鬧着要去,火爐屋固然暖和,呆久了也生出幾分無趣。我倒是想多外出體驗一下。「這有什麼好看的,冷得要命,而且大部分菜我們都用塑料袋捂住啦,不然它們熬不過這個冬天。」我不信,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奶奶拗不過,便領我上了小路。確實不如我想的那樣,夏日裡綠的瓜,紅的花全都沒有,就連彩色塑料袋都不見,全讓雪給掩埋了。眼尖的我不經意捕捉到一點綠,還有大白菜。這大白菜長得像一朵大綠花似的,延申出的葉片綠油油的,生怕我們看不見,不把它帶回家

奶奶抱着大白菜回憶她兒時冬天的娛樂活動,「這個天氣很適合去抓鳥兒。」這我倒是知道的,我在無數書里讀到過這樣的故事,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找一個簸箕,拿一根柴撐着簸箕的一邊,在簸箕下方撒上一些玉米,用繩子的一頭系在柴上,另一頭握在手上,靜等鳥兒光臨。不一會兒,一隻斑鳩謹慎地在打轉,想來等不了多久,它就會走進去吃玉米。我在心裡默默倒數着,不曾想家裡那隻老母雞像發了瘋似的衝出來吃地上的玉米。斑鳩自然被它嚇走了,我使勁一拉繩子,想給這隻雞一點教訓,沒想到它卻撲着翅膀,掀翻我的簸箕逃了。想來是早上奶奶忘了餵雞,我抓了一把玉米灑在雪地里,雞急得快要飛起來了,瘋搶糧食,趁他們搶食的混亂里,我去取那隻壞我好事的雞下的蛋,算是給我的補償了。

在故鄉的冬天,還做了許多的事。現在總是不經意從記憶宮殿蹦出來,思思品嘗,當時覺得無聊的事,如今竟品出幾分甜味來。多年未回故鄉,想念那些在火爐邊昏昏欲睡的日子[1]

作者簡介

朱易潔,女,本科在讀大學生,平時喜歡寫作,曾在初高中多次參加作文比賽,並獲得獎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