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暖陽(李全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冬至暖陽》是中國當代作家李全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冬至暖陽
冬至,是天地轉換之時,古人形象地稱之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意味着自冬至起,陽光在這一日開始悄然地搶回被黑夜侵占的光陰。儘管數九嚴冬、寒意漸濃。但,在這一天,陽光好像更努力,不畏寒冷,一掃陰霾,撥開雲霧,將每一縷溫暖的光傾灑在大地上,透過樹梢,映照街道,照射在人們的臉上,融化了寒冷,給人以溫暖和安慰,將寒冷的冬季裝點得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 是啊,寒冷的冬季,陽光顯得格外珍貴,正如春天的雨。
冬天的陽光與其他季節相比,顯得更加溫暖、親切,特別是在冬至這一天陽光普照,如同浸泡在春日的懷抱里,仿佛冬天的寒冷一下子變得不再那麼可怕。說實在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怕過的就是冬天。尤其是在北風呼嘯、寒流來襲,冰天雪地,又濕又冷的冬日裡。
今年的冬至適逢周六,大太陽早早地露出了笑臉,我心瞬明媚。周末難得有的清閒,坐在陽光透過窗戶灑下的地方,渾身上下暖洋洋的,手捧一杯熱茶,靜靜享受陽光的沐浴。
大多數的人們也許和我一樣,對冬至的陽光都情有獨鍾吧。它不像夏日那般炙熱,沒有春日那麼嬌艷,也沒有秋日的斑斕,它有種竊竊私語的溫柔。冬至的陽光下,連空氣似乎因這股溫暖的光線而變得清新,每一個細小的瞬間都顯得那麼靜謐而美好,讓人的心境也跟着清明、純淨。那些被歲月打磨的記憶,都在這樣的陽光下,找到了歸宿。
午後,目送暖陽漸漸西下,我恨不得想把每一縷暖陽都揣在懷裡。我的心思也跟着冬至的節奏,漸漸靠近了內在的平和。猶如時光細碎的足跡,輕輕地,一步一步走過歲月的河流,流連在這無聲的冬日。
有人說,冬至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節點。可以說是一種極致,也是另一種開始;是四季輪迴中的巔峰,也是季節走向春天的轉機。在古時候,冬至不只是節氣,它還是歲末年初的預兆,人們會在此時存谷納禾,感恩收穫,祈禱來年豐裕。而今,儘管歲時不再左右我們的生產生活,但冬至,仍舊有着別樣的意義。它提醒我們,在這個最長的夜晚之後,光明即將重臨,寒冷而深邃的夜空中,星星依舊燦爛。
在這個溫文爾雅的日子裡,家家戶戶總有幾樁必做的事情,它們構成了冬至的獨特韻味。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流傳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其實,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能美食,還能給人傳遞一種溫暖和幸福,仿佛每一粒餡料中都包裹着淳樸的祝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南方人喜歡煮湯圓,那圓圓的模樣,似乎寄託着對團圓和諧的渴望。吃過了伴隨着香氣四溢的暖食,親友之間的暖心話語在冷空氣中繚繞,連飄零的雪花都仿佛帶着笑意,慢慢飄落。
冬至亦是思念的時刻。它如同一條不可見的線,將人們的思緒連接在一起。你會在這一天思念遠方的親人,會記起兒時的玩伴,甚至會憶起那些逝去的溫暖時光。儘管有時候,寒冷會讓我們感到孤獨,但冬至的這種暖,是種深入骨髓的哲理,它教會我們即便在最嚴寒的日子,也要學會給予自己和他人最真誠的溫暖。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會有那麼幾個冬至。或許有些冬至,我們獨自在外漂泊,抵擋着嚴冬的凜冽;或許有些冬至,我們與愛人、親友圍坐,享受着團聚的歡樂。不論是哪一種,冬至總能在我們心中留下獨特的印記,引領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冬的循環,直至春暖花開。
也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那麼一片渴望被溫暖的土地,冬至,正是那塊土地最肥沃的時刻。我們於漫漫的冬日裡播種下希望的種子,等待它在來年生根發芽。哪怕四周是鋪天蓋地的寒霜,我們的心中仍舊存有一個最溫暖的角落,讓我們在冬至這天,依舊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光陰荏苒,時光匆匆,一轉眼,許多年過去了。在冬至到來之際,我又忍不住想起了父親做的冬至餃子。每到冬至這天,父親都要到集市上割上2斤豬肉,買一棵大白菜,大蔥大姜、調料,剁餡,包上兩鍋排餃子。一家人冬至能吃一兩碗熱騰騰的餃子,那是一股情感,在舌尖上最美的回味……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讓人銘心刻骨,更是一份美好的祝願。而今,每吃一口都是對親人的思念,對家的眷戀,也是對歲月的敬畏。因為在我的認知里,那是家的味道,是親情的象徵。
冬日之花不言敗,暖陽之下必將盛開。每個冬至的腳步都雖重而穩,因為我們都深深相信,在這最長的黑夜後,等候我們的將是更加輝煌的明天。所以讓我們靜待,用一顆感恩的心,迎接那希望之光,哪怕它來得遲些,踏着冬至的寒雪,也定會如期而至。
在這樣一個冬至的日子,我願為你捧起一縷陽光,輕柔地說上一聲祝福:「無論生活中有多少寒冷,願你始終溫暖,如這冬日的暖陽,從容,淡雅,如詩如畫。」[1]
作者簡介
李全瑜,男,197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供職於東明縣急管理局, 現為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東明縣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