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蝕地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冰蝕地貌由冰川侵蝕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形態。(冰川和它所攜帶的岩石碎塊對地面進行掘蝕和磨削作用叫冰蝕)地貌特徵顯著,有像岩石盆,有的像一隻只羊的背部,學名叫羊背石,也是一種冰蝕地貌。 [1]

刃脊和角峰

隨着冰斗的不斷擴大,斗壁後退,相鄰冰斗間的嶺脊逐漸變成刀刃狀山脊,稱為刃脊。幾個冰斗所夾峙的山峰逐漸變成尖銳的金字塔形角峰

概述

如冰斗、冰川谷、刃脊和角峰等。由岩性堅硬的小丘經冰川磨削而成,頂部渾圓,狀似羊背 冰斗是山嶽冰川最典型的冰蝕地貌,冰斗位於冰川的上部,呈半圓形的劇場形狀或圈椅狀,三面環以陡峭的岩壁,開口處為一高起的岩檻,冰斗底部是一個窪地。 冰斗主要是在過去山坡凹處河源集水盆地等窪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窪地內積雪成冰,周圍基岩受到凍融風化作用而凍裂破碎,冰川運動時把這些崩解物質從窪地中搬走,從而在冰川與窪地的崖壁之間,形成源頭裂隙。以後冰雪又充填裂隙,經凍融風化產生的碎屑物又被運動的冰川帶走。這種過程反覆進行,岩壁不斷被侵蝕後退,窪地逐漸擴大。同時窪地底部由於冰雪的壓力和侵蝕,也被蝕低加深,原來是小型的積雪窪地,便發展成為圈椅狀的冰斗。 山地冰川源頭的漏斗狀聚冰盆地。是寒凍風化、冰緣作用和冰川挖掘共同營造的結果。其底部較深,四周岩壁陡立,一側冰川出口處有高起的冰檻。與淺盆狀的雪蝕凹地明顯不同。冰斗的形成與雪蝕作用有關,其前身往往是雪蝕凹地。 因雪線附近常年積雪,雪的補給豐富、冰斗均分布於雪線附近,故冰斗的分布高度,在同一地區都是大致相同的,並且均勻地向某一方向變化(升高或降低)。不同時期形成的冰斗高度,隨雪線高度不同而異。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鬥成層排列的現象。這是鑑別古雪線的位置及其變化的主要證據之一。雪蝕凹地同積雪有關,而雪線的存在與山地地形條件和坡向有關,故它們的分布是不規則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