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幾度黃鶴借景抒(冷清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幾度黃鶴借景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幾度黃鶴借景抒》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幾度黃鶴借景抒

對黃鶴樓的仰慕已久。但能在數月之內三次光顧勝景,卻是自已不曾想過的。庚寅年的季夏,我又一次登上黃鶴樓,使「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壯美景色再度養眼。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去年春上,在西安上大學的女兒來石武客專建設工地看望我,正趕上自已公幹到武漢。攜家人首次到黃鶴樓一游。進入園區,一切都是那樣的新奇,走走停停,不時駐足。攜家人遊玩是不多得的,妻子嘖嘖稱羨的話語中自然有些不滿的情緒。我沒有太多的理會妻子和女兒的感覺,很快走進了這個薀藏着悠久歷史文化和燦爛文明的佳景,倘佯在欣賞和悅愉之中。「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此時迴蕩在我耳畔,讓人感慨,盪氣迴腸!李白這首送別詩之所以能寫得如此雄渾壯闊,幽深高遠,除詩人的才賦外,還有其客觀上的原因。唐代黃鶴樓處於武昌西黃鶴磯上,踞山臨江,得形勢之要,登樓八面來風,憑欄可極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登臨送客,足可壯人襟懷。李白的江南之游結束未久,「煙花三月下揚州」,或許即有他自身的經歷和感受,這時友人繼之而下吳越、之廣陵,自然會在喚起他關於廣陵的種種記憶,因吳越江山在胸。使詩人的詩才橫貫吳楚,所以能表現出氣象萬千的景象。李白二十歲後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歲又「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足跡幾遍中國東南,江漢平原的遼遠壯闊,江南山水的纖巧秀麗與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鮮明的對照。看慣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會對雄渾廣闊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銳的感受和準確的把握。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時,風華正茂,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這首詩寫得神采飛揚。遊歷在詩人的意境與美幻之中,讓人留連。

時隔半年,陪同幾位友人二度游黃鶴樓。當朋友們得知我是舊地重遊之後,少不了向我提些問題。諸如黃鶴樓名的來歷之類。故將眾傳說其二以對。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還有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升天。後來人們為懷念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

友人們仿佛為傳說誠服,遊興倍增,不覺已是日過中天。一位長兄提議登上黃鶴樓,感受極目楚天,賓主一拍即合。只見山坡之上,古黃鶴樓樓頂銅座在陽光下熠熠發光。

黃鶴樓樓高五層,每層十二個飛檐,遠視如黃鶴飄然起舞。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

我們依次進入黃鶴樓中,偌大的廳堂八面臨光,丰采十足。首層大廳高十米有餘,迎面兩根立柱直通到頂,上面掛着一副七米高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一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氣勢非凡,壯美之感油然而生。

重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新黃鶴樓的室內設計,注重建築處理與壁畫、楹聯等藝術形式的結合,應用藝術的感染力表「三楚一樓」的洋洋大觀。為了讓遊人充分領略黃鶴樓文化,新樓的五層大廳分別確定了五個藝術主題:第一層表現「神話」,第二層表現「歷史」,第三層是「傳統」,第四層是「文化」,第五層則表現「哲理」。黃鶴樓外觀為五層,裡面實際有九層。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稱單數為陽數,「9」為陽數之首,表示最大:又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工程浩大、天長地久的意思。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登高極目,心曠神怡。

當庚寅的夏日酷署難耐之時,上級領導來到石武客專建設工地為工人們送清涼和關懷,以示慰問。送別上司經漢時陪同三游黃鶴樓。此行中有位子健兄台平時就喜文弄墨。幾分文人騷客氣質撲面,談話之間很是投機。由於時間太緊,只能擇景而觀。我推首選當是崔顥和他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是唐朝詩人崔顥的一首七律詩《黃鶴樓》。作者以子安乘黃鶴的神話為緣由,渲染出一種令人深深嚮往的環境氣氛,描繪出祖國錦繡山川的勝景,歷來讓人百讀不厭。

據說在天寶三年,李白也到黃鶴樓漫遊,當日李白喝的酩酊大醉,唱着《將進酒》,登上黃鶴樓,迴腸盪氣的歌聲從黃鶴樓傳下來,一會高昂,一會低沉。李白酒後必吟詩,出口皆泣鬼神。有人將早已將飽蘸香墨的狼毫遞上,李白隨手接住,轉身提筆欲書。人們翹首以待——詩仙的驚世之作!然而,看到崔顥這首題詩,越看越愛,讚嘆不已。望着長江上下如畫的風景。李白也想再寫一首題黃鶴樓的詩,但想來想去,總是跳不出崔顥詩的意境。只見李白長嘆一聲,於是丟筆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隨後,他便獨自乘船到江南一帶漫遊去了。

然而,崔顥和他的《黃鶴樓》詩卻因李白的兩句話而聞名天下。在這裡,人們讀到了李白的謙遜,仰望到了他的人品。李白的謙遜到後來成了人們的遺憾。

走馬觀景,談笑風生,舉目已至「擱筆亭」。「 擱筆亭」為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命名。江夏縣令曾衍東題寫了一幅對聯:「樓未起時先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陳展望也寫了一幅:「太白無詩更成千古恨,長安不見更上一層樓。」兩人不約而同感慨。

其實,李白擱筆是黃鶴樓的萬幸,黃鶴樓因此而更加璀燦;李白擱筆也是李白的萬幸,李白因此而更加崇高。

其實,登上黃鶴樓才能盡顯江城美景。在黃鶴樓的最高處,大廳之中高懸一副楹聯:「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走在五層大廳的外走廊,縱目四望,風光萬千:滔滔長江,巍巍龜蛇,電視塔如長劍倚天,大橋如彩虹飛架,綠洲萋萋芳草碧,澄江點點千帆競,沙鷗翱翔,扶搖擊長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聲笛音交相迴蕩,更見江城盛世今日的錦繡繁華。

子健兄因公務繁忙,不得在此多留步。於是我們離開了黃鶴樓,也留下了一絲憾事。也罷!祖國山川秀美無限,豈容爾等盡收眼底。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