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丫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丫蕨

中文名稱:鳳丫蕨

科:裸子蕨科

屬:鳳丫蕨屬

種:鳳丫蕨

鳳丫蕨形態優美,顏色嫩綠,是夏秋季節優良的觀賞蕨類。適宜於盆栽室內或作瓶插陪襯觀賞,也適宜於庭園中栽培。根狀莖與全草入藥,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消腫涼血、活血止痛、祛風除濕、止咳、強筋骨的功效。

信息

拉丁學名: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 Diels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亞門:真蕨亞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分布區域:江蘇 浙江 福建 台灣 江西 安徽 湖北 廣東等大部分地區

形態特徵

又名風丫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0-120厘米。葉柄長30-50厘米,粗3-5毫米,禾稈色或栗褐色,基部以上光滑;

葉片和葉柄等長或稍長,寬20-30厘米,長圓三角形,二回羽狀;羽片通常,對(少則3對),基部一對最大,長20-35厘米,寬10-15厘米,卵圓三角形,柄長1-2厘米,羽狀(偶有二叉);側生小羽片1-3對,長10-15厘米,寬1.5-2.5厘米,披針形,有柄或向上的無柄,頂生小羽片遠較側生的為大,長20-28厘米,寬2.5-4厘米,闊披針形,長漸尖頭,通常向基部略變狹,基部為不對稱的楔形或叉裂;第二對羽片三出、二叉或從這對起向上均為單一,但略漸變小,和其下羽片的頂生小羽片同形;頂羽片較其下的為大,有長柄;羽片和小羽片邊緣有向前伸的疏矮齒。葉脈網狀,在羽軸兩側形成2-3行狹長網眼,網眼外的小脈分離,小脈頂端有紡錘形水囊,不到鋸齒基部。葉干後紙質,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孢子囊群沿葉脈分布,幾達葉邊。[1]

產地分布

產江蘇南部(宜興、溧陽)、浙江(壽昌、天台、淳安、杭州、天目山)、福建(南平、龍潭、建歐、崇安、連城、寧化、蒲城)、台灣(台北、台中、南投、嘉義)、江西(上饒、鋁山、德興、資溪、黎川、寧都、瑞金、廣昌、遂川、井崗山、安福、武功山、萍鄉、銅鼓、修水、廬山)、安徽(黃山、休寧、祁門、藍田)、湖北(鶴峰)、湖南(衡山)、廣西(興安、龍勝)、四川(南川)、貴州(貴陽、都勻、遵義、江口、平壩)、廣東(平遠、和平、乳源、連南、連縣)。 朝鮮南及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2]

生長環境

生濕潤林下和山谷陰濕處,海拔100-1300米。[3]

性狀鑑別

根莖疏生鱗片。葉草質,無毛;葉柄黃棕色,基部有少數披針形鱗片;葉片矩圓三角形,長50-70cm,寬22-30cm,下部二回羽狀,向上一回羽狀;小羽片或中部以上的羽片狹長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葉脈網狀,在主脈兩側各形成2-3行網眼,網眼外的小部分分離,先端有紡綞形水囊,伸到鋸齒基部。孢子囊群沿葉脈分布,無蓋。氣微,味苦。[4]

藥用價值

一、

【拼音名】Fènɡ Yā Cǎo

【別名】大葉鳳凰尾巴草、馬肋巴、金雞草、散血蓮、活血蓮、蛇眼草、眉風草

【來源】蕨類裸子蕨科鳳丫蕨屬植物鳳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Diels,以根狀莖及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用於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瘀血腹痛,閉經,面赤腫痛,腫毒初起,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兩,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5]

二、

【藥名】散血蓮【別名】活血蓮、眉風草、大葉鳳凰尾巴草、鳳丫蕨、鳳丫草、眉鳳草、羊角草、鐵蕨、鳳尾草

【拉丁文名】Rhizoma Seu Herba Coniogrammes Japonicae

【英文名】Japanese Coniogramm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 Diels[Hemionitis japonica Thunb.]

【藥材基源】為裸子蕨科植物鳳丫蕨的根莖或全草。

【科屬分類】裸子蕨科

【性味】微辛;寒;微苦;涼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除濕;散血止痛;清熱解毒

【功效分類】祛風藥;清熱解毒藥

【主治】風濕關節痛;瘀血腹痛;閉經;跌打損傷;目赤腫痛;乳癰;各種腫毒初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或泡酒。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選方】

①治目赤腫痛: 鳳丫蕨根一兩(鮮用,去鱗毛),水煎,加白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②治各種腫毒初起: 鳳丫蕨全草水煎,沖甜酒服。

③治乳癰: 鳳丫蕨全草,加通草,水煎,沖酒服。

(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眉毛風(眉棱骨痛): 眉風草根莖磨酒或水,外搽,一日多次。

⑤治咳血: 眉風草根莖一兩,煨水服。

⑥治風濕關節痛: 眉風草根莖、鳳尾草根各一兩,泡酒服。(④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考證】出自《湖南藥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含蕨素(pterosin)D,表蕨素(epipterosin)L和蕨素X、Y。根莖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β-谷甾醇酯(β-sitosterylpalmitate),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環鴉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葉含辛苯酮(octabenzone)。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6]

參考資料

  1. 鳳丫蕨,中國植物志,2019-1-17引用
  2. 鳳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 Diels,植物通
  3. 鳳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 Diels,植物通
  4. 鳳丫蕨,中文百科
  5. 鳳丫蕨,中醫中藥網
  6. 鳳丫蕨,中文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