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白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仙花白粉病
鳳仙花又叫做指甲花,因其花朵可以用做指甲油,在美甲方面使用廣泛而得名,鳳仙花除了觀賞以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靈和種子均勻了入藥,靈有祛風濕、活血、止痛的功效。[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鳳仙花白粉病
病 原: 鳳仙花單囊殼、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為害植物: 鳳仙花
為害部位: 葉片、嫩梢、花蕾、蒴果
病原特徵
鳳仙花白粉病病原為鳳仙花單囊殼(學名:Sphaerotheca balsaminae (Wallr.) Kari.)和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學名:Leveillula balsaminacearum Golov.)。
鳳仙花單囊殼屬真菌子囊菌亞門、白粉菌目、單絲殼屬。菌絲生於葉片兩面,不易脫落。閉囊殼散生至群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0-119微米,構成殼壁的細胞特大,直徑12-31微米,附屬絲少或多,彎曲,有隔膜,大多不分枝,褐色至近無色。子囊短橢圓形或擬球形,(48-96)微米×(51-75)微米。子囊孢子8個,橢圓形,(14-27)微米×(11-19)微米,無色。該病菌寄主範圍很廣,包括瓜類、豆類、向日葵、木芙蓉、玫瑰,薔薇和多種草本觀賞植物。但有生理分化現象。
症狀
葉面初現零星的不定形白色霉斑,隨着霉斑的增多和向四周擴展相互連合成片,終致整個葉面布滿白色至灰白色的粉狀薄霉層,仿佛葉面被撒上一薄層麵粉一般,故稱白粉病。細視霉斑相對應的葉背面,可見初呈黃斑,後轉黃褐色至褐色枯斑,發病早而重的葉片,可呈扭曲畸形,終致病葉枯黃。[2]
病因原理
Sphaerothecabalsaminae(Wallrl)Kari異名Sphaerothecafuliginea(Schlecht.)Po11.稱鳳仙花單囊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閉囊殼直徑70—119μm,具5—10根附屬絲,菌絲狀,褐色,有隔膜。子囊短橢圓形,大小48—96×5l—75(μm)。有8個子囊孢子,橢圓形,無色透明,大小14—23×11—19(μm)。分生孢子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內含很多顆粒,串生,從頂端向下逐漸成熟或脫落,大小25.3—32.4×16.4—18.7(μm)。[3]
發病條件
病菌以閉囊殼在病殘枯枝葉中越冬,翌年夏季產生子囊孢子,成熟後隨風雨飛散傳播,侵染葉片。氣溫適宜,空氣潮濕時,病菌大量繁殖。該病河南5—6月及10—11月發生,浙江多發生在9—10月間。通風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病殘物集中燒毀,②及早噴藥控病。可交替噴施25%粉銹寧可濕粉2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700倍液,或45%石硫合劑結晶或膏劑300倍液,或50%膠體硫200倍液3~4次,隔10~15天一次。高溫季節噴硫製劑宜適當降低濃度,並避開一日中高溫時段噴施。
鳳仙花生長季節每天應澆水一次,炎熱的夏季每天應澆水2次,雨天注意排水,總之不要使盆土乾燥或積水。這樣可減少鳳仙花白粉病的發生。[4]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