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凰記得我(孫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凰記得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鳳凰記得我》中國當代作家孫鴻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鳳凰記得我

我信口開河,說個笑話給你聽,你應噹噹個笑話聽。

鳳凰我曾去過,是坐飛機去的。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也可以算第二次吧,因為第一次坐飛機是在里,比這次怕的厲害。離港後的客機飛行平穩,空中小姐給我送來飲料,順便帶來一些迷人的微笑,逐漸緩解了緊張的心情。

我去鳳凰古城,是在舊時的青春里,沿着《邊城》足跡尋去的。在眾多的旅客當中,我平淡無奇,且又行色匆匆,定然不會給鳳凰城留下什麼印象,但鳳凰古城卻一直裝在我的心裡,難以割捨,並且一直陪我,漸漸步入暮年。

想着鳳凰的一山、一水、一塔,便不再看飛機上的彩頁廣告。閉上雙眼,翻找《邊城》的記憶。白塔倒了,白塔又被眾人立了起來。爺爺走了,在翠翠的心裡永生。但她的渡船找到了嗎?儺送回來了嗎?翠翠後來又怎樣了呢?

帶着疑問,走進鳳凰老城。悠悠古韻,擔心移步換景,煙鎖重樓,不願輕易挪動半步。導遊提示,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只能偶爾駐足,瞬間回眸,只是想把這無盡的美,盡收眼底,留在心裡。漸漸的,我落在隊伍後面。

夕陽躺在湘西的大山里睡了,我把自己無力的雙腿,連同行囊放進雪晴賓館。一陣清馨的山風襲來,我看見窗外,鳳凰古城美輪美奐,撩撥我獵奇的思想。浪費時間,簡直就是消磨我的生命。拖着疲憊的身體,我也要去尋找。

想要記住一座城,大多都與吃有關。走出雪晴酒店時,我早已經飢腸轆轆,放眼在街道上搜索。

沿街店面,大多是敞開的,尋着香味,走進吃貨街。在一陣叮噹的節奏中,被迫止步。老闆眼明手快,看到門口的我們,忙着招呼,「找個地方坐吧,桌上有開水,我給你們切兩個小菜,先喝着」。老闆依然微笑,不慌不忙。

小店不大,很有特色,已經有了食客,看了桌上的菜譜,點了湘西地方名吃,不一會菜便端了上來。鳳凰醃蘿蔔、罐罐菌炒肉、苗家菜豆腐、血粑鴨、四個小菜,一壺酒,還送了湯。三個文友放下斯文,推杯換盞,一陣饕餮。

看一眼漸深的夜幕,剔着唇齒留香的牙,臉上寫滿紅光的我們,揮手和老闆告了別。街上霓虹燈,還在不知疲倦地閃爍,夜色闌珊。我們帶着微醉的遐想,在沿河的街道上行走。

沱江兩岸的景色,燈火輝煌。飛檐反宇,屋脊鑲着燈帶、影幻相連,吊腳小樓錯落有致,畫棟飛甍,盡顯古今經典。江水波光鱗鱗,潺潺流過,夜靜了。對面崖上有人唱歌,借着酒意,想趕過去問,小伙子,你在尋找翠翠嗎?

勁酒開始上頭,深藏的思維顯現。見街上賣花的婦人,戴花環的小姑娘,以為是翠翠,想去打個招呼,被文友扯住了衣角。KTV的搖滾樂震憾,超過了溪水的流淌聲,好在江邊有風,強勁的節奏被沱江的風,吹到河的彼岸去了。

湘西邊城在一片燈紅酒綠中,迎來送往。古城鳳凰在數條互通高速邊,燈火通明。愛吃美食的姑娘小伙兒,成群結隊地向着小吃街去了,夜色撩人,然而,我們確定要回「雪晴集」客棧。

夜裡我做了一個夢。不擊長鼓,不賽龍船,有人往沱江里放20隻鴨子。我赤膊上陣,顧不上水冷,不去想五月或者十月之類的季節。一猛子紮下去,鳧水抓上幾隻,痴笑着提起上岸。

沿着渡口方向,去尋守渡人,準備將鴨子全部奉上,並請他燉上一隻,討上兩碗熱熱的雄黃酒喝。借着酒意,說一些假如此之類的話,討論䕜䕜以後的生活,還有想對䕜䕜說的話。

翠翠,你知道嗎,南華山高大威猛,偉岸帥氣。但是,我心裡想代替南華。那樣,我便可以擁着你,守着你,護着你。為你遮風避雨,每天捧着盛開的花草,帶着芳香,等你採擷。

熟悉一座城,就要去體驗它。穿過廊橋,步入街巷,白雲飄在藍天裡。陽光灑落,鳳凰熱情,遊人漫步在街巷中。我睜大雙眼四處尋覓,頭戴花環的女孩中,哪一個是你?

古城繁華的老街,站着兩排百年老店,櫃檯上陳列的一些物品,是外面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散着醇香的薑糖,吸引着孩童的目光,那藍白相間的蠟染間,定能惹得女人們造訪,陣陣砸響的木錘酥,經久不息地在鳳凰古城傳唱。

灰黑深邃的古巷,多是青石條鋪就,偶爾夾雜着麻石條,被人走得久了,油亮成碎花色的鏡面。牆體多被風雨洗禮,有一些斑駁陸離,像一幅灰褐色的國畫,鑲嵌在牆上的銅色浮雕格窗,偶爾伸出半扇,給人一種靈動與神秘。

青石鋪就的雨巷,你還記得我嗎,我曾舉着一把油紙傘,撐着我的希望,從你身邊經過,只為去見期待已久的愛情。

灑滿陽光的沱江,微波蕩漾。萬名塔倒映在水中,若隱若現,

一道苗家迎客鼓,響徹雲霄,候客的渡船連成一排,等待的遊人排成一條長龍,看着打鼓的苗家姑娘,鳳冠霞帔。我突然想起翠翠,等候客人的渡船里,有翠翠的嗎。

我隨着隊伍跳上竹排,蕩漾在沱江上,向着青草更青處漫溯。

來往竹排在遊客的歡呼聲中,穿流而過,泛起的水花,飛珠濺玉。我一個人陶醉在沱江里,如曼妙的水草,自由飄搖。顧不上看美女帥哥的面孔,在我面前閃過,但我從心裡認定,外地來的遊子里,定有一個為愛而來的儺送。

導遊的旗幟在岸邊飄揚,清脆的山歌,在沱江上迴蕩。意猶未盡的我,追趕着遊人的隊伍,拾級而上,悠悠地踏在一條條青石上。我依然在尋覓,導遊邀請我們體驗民俗,說有你們的加入,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我為你們鼓掌。

民俗館裡,哭嫁大戲正在上演。新娘統稱「翠翠」土家裝扮,蒙着蓋頭,哭得撕心裂肺。新郞皆是「儺送「,頭系紅帽,胸帶紅花,遊客扮成,笑得眉飛色舞忍俊不禁。伴娘陪哭有聲有色,我心頭的滋味,如食一碗苗家酸湯。

讀過沈先生的《邊城》,故居是必須去的。先生房間,盡顯時尚,「留聲機,高低鋪」書櫥陪伴雕花窗。先生為人,謙遜寬厚,先生為愛,忠貞不渝。先生為文,赤誠執着,語言格調古樸,創作風格趨向浪漫,追求畫意思路。

先生說,「別人用腳走路,我是用腦子」。所以才成功造就了《邊城》,把一個湘西邊陲小城,推向世界。

返回故鄉,放眼望向西南,遠處雲蒸霞蔚,驀然回首,心中感慨萬千。匆匆回到蝸居,在電腦上打上幾行字。

鳳凰記得我。

山記得,水記得,塔記得。雲記得,霧記得、風記得。[1]

作者簡介

孫鴻,中共黨員,退伍軍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省散文隨筆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