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陽山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陽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南部,屬洞宮山系,由福建武夷山脈向東伸展而成,保護區現有面積152平方公里,其中國有林4245.2公頃,集體林10926.2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0.8%。保護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3ºC,年降雨量2438.2毫米。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濕度大,霧多。

中文名稱: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浙江省龍泉市南部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氣候

占地面積:152平方公里

著名景點:江浙頂峰、十里籠翠、甌江之源、絕壁奇松

所屬地區:中國 浙江

氣候特點: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濕度大

歷史沿革

1975年經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1976年定名發表的百山祖冷杉為百山祖自然保護區特有植物。

1987年百山祖冷杉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SSC)列為全球最瀕危的十二種植物之一。

1992年和保護區合併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9中國城市建設與環境提升大會上,鳳陽山保護區榮獲「2008-2009年度中國最佳生態環境保護十大自然保護區」。

2012年,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11-2020年)獲中國林業總局批覆。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鳳陽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南部,屬洞宮山系,由福建武夷山脈向東伸展而成,與南部的慶元縣百山祖自然保護區連為一體,並與龍泉市屏南鎮、龍南鄉、蘭巨鄉及慶元百山祖鄉毗鄰。地理坐標處於東經119°06ˊ~119°15ˊ和119º3′53″~119º6′44″,北緯27°46ˊ~27°58ˊ和27º40′54″~27º50′13″之間。保護區面積152平方公里。

氣候

保護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3˚C,年降雨量2438.2毫米。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濕度大,霧多。

地形

保護區內地形複雜,群峰崢嶸,峽谷峻峭,溝壑交錯,矗立在保護區核心地段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是江浙第一高峰。

保護對象

鳳陽山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區內生物多樣性突出,生物資源極其豐富[1] ,保存擁有多種珍稀、瀕危植物及特有屬種、模式植物、經濟植物,而且擁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其中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第一冊)》的有24種,屬二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8種,屬三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16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21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18種。優越的環境為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保護區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53種,其中屬一級保護的有8種,二級保護的有45種。享有「華東古老植物搖籃」和「天然珍稀動植物園」的美稱,並且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

旅遊景區

保護區有江浙頂峰、十里籠翠、甌江之源、絕壁奇松四大景區。

浙江頂峰景區

鳳陽山頂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最高峰,是觀日出、雲海的好去處。區內還有龜岩、高山草甸、紅果奇態等景點。

十里籠翠景區

景區內主要景點有:雨崖,百丈峭壁,飛瀑連綿不斷地灑落在石路旁,仿若洞天一線。

絕壁奇松景區

該區主要景點有:鳳陽廟,位於主峰黃茅尖腳下,地處群山翠綠之中,四周古木蒼天,竹林密布,終年雲霧繚繞,有為紀念香菇始祖且為香菇業發展的古人而修建的廟宇一座。觀松台,可供遊人休憩閒聊,又是觀景之佳地。此外,還有野人洞、結義松、王進士、望松屏、玉筍、瞭望台等景點。

甌江之源景區

該景區景點有:鳳陽湖,地處海拔1540米,面積1.47公頃,是江浙一帶首屈一指的高山湖泊。區內景點有龍泉飛瀑。區內還有鳳陽峽天馬峰甌江源等景點。

價值地位

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浙閩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東南沿海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是我國十二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具有很高的生態、科研和經濟價值。保護區的有效保護和有序管理,在生物多樣性和基因資源保護等方面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具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