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凹萼楊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屏邊楊桐

中文學名:屏邊楊桐

拉丁學名:Adinandra pingbianensis

別 稱:屏邊黃瑞木(圖鑑補編)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 目:山茶亞目

科:山茶科

亞 科:厚皮香亞科

族:楊桐族

屬:楊桐屬

種:屏邊楊桐

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屏邊楊桐,拉丁文名:Adinandra pingbianensis.山茶科楊桐屬喬木,樹皮黑褐色;生於海拔1200-1300米的山地密林中濕潤地。 [1]

屏邊楊桐形態特徵

喬木,高12-25米,胸徑25-35厘米,樹皮黑褐色;枝圓筒形,小枝灰褐色,無毛,一年生新枝紅褐色,初時疏被平伏短柔毛,後變無毛;頂芽細錐形,密被黃褐色平伏短柔毛。

葉互生,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2.5厘米,寬2.7-3.8厘米,頂端急縮狹呈短漸尖或短尾狀,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初時疏被灰褐色平伏短柔毛,中脈上較密,迅即脫落變無毛,疏被紅褐色腺點;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2-14對,上面不明,下面稍明顯;葉柄長1-1.2厘米,近無毛。

花通常2-5朵腋生,花梗長6-8毫米,通常直,有時稍下彎,疏被短柔毛;小苞片2,早落,僅留痕跡;萼片5,圓卵形,質薄,長寬各約1.5毫米,頂端圓,有小尖頭,邊緣有纖毛,外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4毫米,頂端圓,外面全無毛;雄蕊17-20枚,長4-6毫米,花絲長2.5-4.5毫米,幾分離,着生於花冠基部,上半部密被絲毛,下半部無毛,花葯卵形,長約1毫米,被毛,頂端有小尖頭;子房卵圓形,無毛,3-4室,胚珠每室多數,花柱長3-4毫米,無毛,頂端3-4短分叉。

果卵球形,無毛,未熟,直徑約5毫米,宿存花柱長約4毫米,果梗長約8毫米;種子較少,約7-10個,褐色,有光澤,表面具網紋。

花期4-5月,果期8月(未成熟)。

屏邊楊桐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300米的山地密林中濕潤地。

屏邊楊桐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屏邊金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屏邊。

屏邊楊桐植物鑑別

本種和腺葉楊桐A. nigroglandulosa L. K. Ling極相似,區別在於本種的花通常2-5朵腋生,花柱頂端3-4短分叉,雄蕊17-20枚,萼片圓卵形,花梗較短,長6-8毫米以及葉倒卵狀橢圓形,較小,頂端急縮狹呈短漸尖,側脈僅下面稍明顯等,而那個種的花通常單朵腋生,花柱單一,不分叉,萼片長圓形,雄蕊約32枚,花梗較長,長10-15毫米;葉長圓狀橢圓形,較大,頂端通常漸尖,側脈兩面均明顯等。

參考來源

  1. 屏邊楊桐,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