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口加工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出口加工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出口加工區

屬性: 特殊工業區

出口加工區(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國家劃定或開闢的專門製造、加工、裝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業區。經濟特區的形式之一,常享受減免各種地方徵稅的優惠。出口加工區一般選在經濟相對發達、交通運輸和對外貿易方便、勞動力資源充足、城市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多設於沿海港口或國家邊境附近。世界上第一個出口加工區是1956年建於愛爾蘭的香農國際機場。中國台灣高雄在60年代建立出口加工區。以後,一些國家也效法設置。中國在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沿海一些城市開始興建出口加工區。

狹義指某一國家或地區為利用外資,發展出口導向工業,擴大對外貿易,以實現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目標,專為製造、加工、裝配出口商品而開闢的特殊區域,其產品的全部或大部供出口。廣義還包括自由貿易區、工業自由區、投資促成區和對外開放區等。有單類產品出口加工區和多類產品出口加工區之分。後者除加工輕紡工業品外,還加工生產電子、鋼鐵、機械、化工等產品。出口加工區由自由貿易區發展而來。加工區內,鼓勵和准許外商投資於產品具有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加工企業,並提供多種方便和給予關稅等優惠待遇,如企業可免稅或減稅進口加工製造所需的設備、原料輔料、元件、半制品和零配件;生產的產品可免稅或減稅全部出口;對企業可以較低的國內捐稅,並規定投產後在一定年限內完全免徵或減征;所獲利潤可自由匯出國外;向企業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收費低廉的水、電及倉庫設施等。[1]

發展

世界出口加工區始於50年代初,60年代以來,在亞洲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迅速興起,截止80年代中期,全世界約有40個國家建立170多個出口加工區,其中馬來西亞22個,菲律賓16個,印尼9個,中國台灣省有高雄、楠梓、台中等3個,絕大部分都取得顯著效果。

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出口加工區進出口1302.9億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817億美元,同比降低3.1%;進口485.9億美元,同比增長2.7%。

貿易方式

在全國出口加工區所有貿易方式中,進料加工貨物進出口值937.1億美元,同比降低11.5%,占比為71.9%。其中,出口值660.7億美元,同比降低11.8%;進口值276.4億美元,同比降低10.7%。區域倉儲物流貨物進出口值為260.5億美元,同比增長1倍,占比分別為20%。上述兩種貿易方式進出口量占比為91.9%。

企業性質

在全國出口加工區所有企業性質中,外商獨資企業進出口值962.1億美元,同比降低13.6%。占比為73.8%。其中,出口值657億美元,同比降低10.8%;進口值305.1億美元,同比降低19.1%。私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進出口值分別為197.9億美元和89.2億美元,同比為增長2.3倍和降低21.4%,占比分別為15.2%和6.8%。上述三種企業性質進出口占比合計為95.9%。

出口國別

在全國出口加工區實際進出口國別(地區)中,美國香港日本居前三位。其中美國進出口值為277.2億美元,同比降低11.5%,占比為21.3%;香港地區進出口值為142.2億美元,同比增長73.2%,占比為10.9%;日本進出口值為141億美元,同比降低6.3%,占比為10.8%。上述三國(地區)進出口合計占比43%。

作用

可歸結為:①吸引了大量外資,為促進技術引進和產品產量、質量的提高,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創造了條件;②擴大出口,增加了外匯收入。通常利用進口原材料和元件的典型裝配式工業,外匯收入可占出口額的30~40%;③增加了就業機會,緩解了所在國和地區的大量失業問題;④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了各類人才的成長;⑤通過內聯和技術、人才的擴散,帶動和促進國內其它地區經濟的發展。

特點

出口加工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

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商品,不得進、出出口加工區。

出口加工區外禁止開展的加工貿易業務也不得在出口加工區內開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規定出口加工區內不得開展拆解、翻新業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