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刀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刀幣是一個專用術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刀幣是一種中國古代的銅幣名。由生產工具的刀演變而成。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其後,王莽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刀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歷史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着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於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於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於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厘米,寬約1.8-2.6厘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厘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於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於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厘米,刀首寬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於城內發現的其它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符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厘米,寬1.6-1.9厘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厘米,寬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占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匽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刀幣種類

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燕國、齊國、趙國、中山國所通行的刀類貨幣。其種類有:

a、燕國的明字刀、尖首刀、針首刀;

b、齊國的三字刀(齊法化刀)、四字刀(齊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陽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齊建邦之法化刀)、還有齊明刀、博山刀等;

c、越國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

d、中山國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

e、王莽新朝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