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布式空間電磁信號測量與校準裝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分布式空間電磁信號測量與校準裝置項目團隊以物聯網技術、頻譜智能識別技術、TDOA定位技術為核心,實現基於網絡化協同感知的無線電保障系統的設計。可以解決對高頻率波段監測難、定位難的問題,產品設計具備一定的創新性,並且設計思路清晰。可以應用在地方監測站,用來查獲黑廣播或偽基站;可為重大會議、考試提供安全保障;也可在軍事電子戰中對敵方用頻設備進行信號截獲以及定位,具有很多實際應用意義。同時項目團隊技術創新,成員搭配合理,產品的特色突出。

技術要點

研究內容為設計一款分布式空間電磁信號測量與校準裝置,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射頻傳感器硬件系統和可視化無線電終端軟件,將中心監測測向站和無線電安全保障系統射頻傳感器有效融合。

(1)射頻傳感器[1]硬件系統:主要由射頻接收機、網絡繼電器、4G通信模塊、信號處理模塊、GPS馴服鍾、電源模塊以及天線等組成。

射頻接收機採用二次變頻超外差原理和掃頻技術,穩定性高,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較好的頻率特性;採用兩個獨立了的中頻,且每個中頻都設有一個相應的陷波濾波器,用於減少寄生響應,可有效抑制偽信號

採用遠程控制技術實現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對各個模塊開機,關機以及重啟。4G通信模塊可將分析測量數據傳輸至軟件端。信號處理模塊對信號進行調理、分析和測量,分析測量結果能夠通過網絡傳輸模塊送到中心站。

(2)可視化無線電終端軟件:終端軟件結合頻譜數據優化技術、單通道相關干涉儀算法、調製識別技術等,預計實現頻譜生成及回傳、頻譜檢測及檢測結果回傳、固定頻率測向、輻射源定位及參數顯示、信號特徵分析識別等功能。

採用頻譜數據優化技術,無論縮小或放大,每一屏均是2048個點,同時減少了計算量和有效剔除頻譜毛刺;

採用單通道相關干涉儀測向算法,對測向的數據經過統計,可以確定指定頻點信號最可能的發信方位;

採用時差頻差定位技術,可實現對固定輻射源和移動輻射源的定位,提高定位精度;

採用調製類型識別技術,實現可識別的調製類型:FM、AM、2ASK、MSK、2/4/8PSK、16QAM、64QAM、GMSK的調製類型識別。

技術方案

(1)方案設計原則

方案階段標準化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和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中心聯合發布的《無線電頻譜使用評估通用方法》;工信部無2016379號-8 《VHFUHF監測網功能和能力評估規範》;工信部無2016379號-9 《無線電頻率占用度測量要求及方法》;工信部無2016379號-10《數字信號調製參數測量與調製類型識別方法》等進行標準化目標分析,設計原則和技術指標嚴格遵守規格書中的標準,在其基礎上總結並設計了本文遵循的設計原則和技術指標。明確本項目標準化全部目標、工作範圍,貫徹立項論證階段提出的標準化要求。

(2)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國家無線電[2]辦公室在通知中指出,搭載式(移動)和固定式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數據採集與分析,從時域、頻域和空域三個維度,綜合評估相關頻段的頻譜使用情況,完成本地相關頻段頻譜使用評估報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