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切,切中要害(許衛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切,切中要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切,切中要害》中國當代作家許衛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切,切中要害

古代的「切」字,是形聲字兼會意字。右邊的「刀」字是形符,表示跟「刀」這種工具有關,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左部的「七」作聲符,指示讀音。「七」的甲骨文就是將一根棍棒攔腰切斷的意思,它是最早的「切」字。當「七」字用作數詞後,古人不得不在「七」的基礎上加上「刀」新造了「切」字,以作為「切斷」之義的專用字,這就是古人的智慧,使「切」字更加貼切。「切」的字形古今變化不大,有的隸書將「七」寫作「十」字形,可看作是沿襲了甲骨文的寫法。楷書將「七」彎曲的豎畫寫作豎提,「切」的左旁不能寫成「土」。一個漢字的「進化」,就像動物進化,當蝌蚪變成青蛙,再看青蛙與蝌蚪相像之處就有點隱隱約約了。

「切」字在不同的「崗位」有着不同的職責和名稱,《禮記·少儀;「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紅樓夢》第四一回:「各色乾果子,都切成釘兒。」這裡都是把物品一刀一刀切成一塊一塊;切割;切削;切片;葉適在《湖州勝賞樓記》寫道:「吳興三面切太湖,涉足稍峻偉,浸可幾席盡也。」靠近:貼近;文章還有切題一說。《北堂書鈔》卷四五引《晉令》寫道:「獄屋皆當完固,厚其草蓐,切無令漏濕。」有務必、切記、切忌的意思;而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脈,乃治之。」這就是指中醫用手按脈以診斷病情。

切菜,切肉,能切的幾乎都有刀,中醫之切,既無刀切,也無切膚之痛,更接近關切,中醫「切」的是脈,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和很多人也說過說故鄉是我們的精神根脈。當年,農村小孩子端碗或拿其它東西失手了,大人罵道,手沒有脈了嗎?中醫要說沒有脈了,那就危險了,也就是說脈搏不跳了。這個方面中西醫對脈搏感覺是有很大的共同之處,中醫則更有獨到的方面

前些年,中醫受到圍攻、污衊,有人不信中醫切脈能測出女人是否懷孕,向中醫提出挑戰,很多中醫裝死,倒是一個老中醫勇敢應戰,給中醫挽回不少顏面。

中醫的切診分脈診和按診,在沒有現代儀器的過去,只憑雙手對患者進行觸摸、按壓即可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這不能不說我們先人的偉大。我們經常看到老中醫會用三指搭在患者腕橫紋下二寸的拇指一側,(內關穴外側,專業術語是腕後動脈)或注目,或閉眼,以指力輕重時不時上下按壓、挪移,貌似彈琴撥弦,老百姓說這是在「號脈」。手按壓處有跳動感。中醫憑着些感覺,用生動的漢字文學語言來描述脈象,比如平脈是正常脈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緩和,柔和有力……」憑着這「橈動脈」的跳動以及手指按壓挪移的感覺,強弱、長短、快慢、虛實等可知病脈,如感知旋律。諸如浮脈,就是「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舉之泛泛而有餘」,這種感覺妙不可言,那橈動脈是不是琴弦,那手指撫弄琴弦感覺只能心領神會,所以中醫特別講究悟性。比如「微脈」,是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這就是醫者的手感和體會,是衰是竭,是絕是脫,手指感覺告知,心靈體驗判斷。比如「滑脈」是這樣「往來流利,如珠走盤,」這裡就有奇妙之處,雖然滑脈主病痰飲,食滯,實熱,但也可以知道婦女妊娠脈見滑數(這裡的數與遲相反,表示脈搏的快與慢),是氣血充盛而調和的表現。那麼與滑脈相反的是「澀脈」,它的脈象是「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看,「輕刀刮竹」,這位中醫感覺大師起初一定是用輕刀刮過竹,後來者要得到這樣脈象的感覺,最好也是去用輕刀刮一下竹感受一下,那真就是百聞不如一見了,作家體驗生活也未必有如此細微捕捉和感受。有此「輕刀刮竹」感覺,患者多是精虧血少,不能濡養經脈,造成氣滯血瘀,血行受阻無疑,那麼是補是泄,是活是化,便有了依據。還有「弦脈」,脈象曰「端直而長,如按琴弦」,大家知道,無論琴弦還是弓弦都是繃緊拉直的,這樣才能發出準確的聲音和射箭的力度。而患者有這樣的脈象則是不好的,即是脈氣緊張之故,多為肝膽疾患,需以疏泄、柔和緩解。

中醫之切,切中浮脈和沉脈,浮沉謂深淺,可分陽和陰;切中遲脈和數脈,遲數謂慢快,主寒主熱可知,虛脈與實脈,是弱與強的搏動,滑脈與澀脈是通暢度相反的兩種脈象,洪脈與細脈則是脈體大小與氣勢均相反的兩種脈象,另外還有長脈與短脈,緊脈與短脈,我們一般人可以望文生義,不必去深究。而中醫切脈,已經複雜繁多,居然還有十大「怪脈」一說,真是奇妙甚多。除了偃刀(偃刀,即仰起的刀,口銳而背厚。形容脈象弦細而緊急,有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覺。看!沒親手體驗,怎麼可知)、轉豆(又稱為「轉丸脈」。脈來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轉之狀)、麻促(脈如麻子紛亂,感覺細微至甚,)之脈以外,還有「七絕脈」。如釜沸脈,即脈似釜中沸水,浮泛無根,捉摸不定,到了這種地步,生命就垂危了;魚翔脈,好似魚在水中游,頭定而尾搖,脈在皮膚,似有似無,可謂三陰寒極;蝦游脈,感覺即如蝦戲水,時而躍然而去,一會又回來,急促躁動,這就預示大腸氣絕;還有屋漏脈,那脈象在筋肉之間,如屋漏滴水,一會一滴,落地即逝,濺不起水花,這說是胃氣將絕;還有解索脈,脈在筋肉之間,乍疏乍密,感覺如解一團亂麻繩,那脈象時快時慢,散亂無序,就是腎與命門之氣俱亡;雀啄脈,也在筋肉之間,如雀啄食,連連數急,三五不調,如此脈象乃脾無谷氣已絕於內。而彈石脈則在筋骨之間,如指彈石,毫無柔和軟緩之象,只能準備後事了。偉大的漢字,在中醫里栩栩如生;偉大的中醫,在漢字里熠熠生輝。如此描寫,再愚鈍的人也能浮現到那種生動的畫面,那種切身的感受。

前面提到中醫切脈不僅可知婦女妊娠,還可以知道死胎或活胎和臨產時刻,這與掌握B超的人來說,這就是玄乎,不可思議。另外,與切診輔助的還有按診,也是靠手在人體各部位觸摸按壓皮膚、手足、胸腹等,探知疼痛、腫脹、痰飲等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的部位、性質和病情的輕重而對症下藥。那手,就是一台精密儀器,所到之處,感知所有。

中醫之切,對於患者是切中時弊,切中要害,切合時宜,是切合實際,切身利益,對於醫者是關切,是親切,是貼切,是急切,是確切不移,切中肯綮,情真意切,不能給患者留下切膚之痛,寒蟬淒切……一個「切」字在中醫的一個診斷里博大精深,無遺巨細,可以萬全。

平、浮、沉、遲、數、微、散、虛、實、滑、澀、短、弦、緊、芤、革、撥、緩、弱、濡、伏、動、促、結、代、牢、洪,還不算上面說的怪脈,即使僅限於這28個脈象,窮其一生,也是難以爛熟於心,心領神會,平凡的漢字,到了中醫這裡就立馬神奇起來,不得不服。[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