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備為何不能興復漢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劉備

來自網絡的圖片

劉備為何不能興復漢室諸葛亮初登三國舞台,便以一篇《隆中對》華麗亮相,讓一直迷茫的劉備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一幅宏偉的戰略藍圖。劉備正是依照這個藍圖去逐步實施,終於實現了初步戰略目標——「三足鼎立」。然而,諸葛亮的戰略構想只進行了一半就夭折了,興復漢室的終極目標卻沒能最終實現,原因就在於《隆中對》的提出先天不足,其中隱藏着一個致命的漏洞。[1]

一、占據荊州是「隆中對」的關鍵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在草廬之中為劉備謀劃了爭霸天下的戰略方案,史稱「隆中對」,其要點總結起來就是「保有荊益,聯合東吳,北伐曹魏」。按照諸葛亮的規劃,劉備要想實現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夢想,必須實行兩步走的戰略。第一步是奪取荊、益二州作為根據地,形成「三足鼎立」的戰略格局,對外與東吳結盟共抗曹魏,對內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為一統天下積蓄力量。第二步是待時機成熟,從荊州和益州兩個方向同時進攻曹魏,問鼎中原。

隆中決策最終能否實現,取決於兩個關鍵條件,一個是能否占有和鞏固荊益兩州,一個是能否和東吳維持堅不可摧的同盟關係,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能與東吳結盟,單憑荊益二州的資源,顯然還無法與強大的曹魏抗衡,最終還是難逃被吞併的命運;但如果僅和東吳結成統一戰線,而無法全據荊益之地,即使滅掉了曹魏,到頭來不過是一場辛苦一場忙,無端為東吳做了嫁衣裳。

而跨有荊益,關鍵在於荊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只有完全控制了荊州,才有可能以此為根據地進取益州,也才有可能向北威脅曹魏統治的心臟地區。整個隆中決策,都是以占據荊州作為前提條件的,沒有荊州,一切都無從談起。

站在劉備集團的角度來看,隆中決策分析透徹、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內容完整,的確算得上一個近乎完美的方案,但是諸葛亮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東吳孫權的想法和他一致嗎?

二、東吳版「隆中對」重點也是荊州

諸葛亮制定隆中決策,先入為主地把孫權設定成了一個偏安一隅胸無大志的人物,但事實上,孫權不會心甘情願替劉備服務,他爭圖天下的志向並不比劉備小。建安五年,年方十七歲的孫權剛從兄長孫策手中接過權力棒,就有了稱霸天下的志向:

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孫權這番話透露出一個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他不會躺在父兄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做一個庸碌無為的守成之主,而是要像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那樣,開創威震天下的王霸之業。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後,孫權的理想又進一步升級:

(魯肅)曰:「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權撫掌歡笑。齋——《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這番話是在魯肅在孫權為其舉行的歡迎儀式上當眾說出的,孫權雖然沒有答話,但是無聲勝有聲,一個「撫掌歡笑」就代表了一切,既是認同更是讚許。顯然,此時的孫權剛剛大破曹操,意氣風發信心倍增,志向也由「桓文之功」升級成了「總括幾州,克成帝業」。

劉備有興復漢室的大志,諸葛亮為其謀劃了「隆中對」,孫權有圖取天下的宏願,魯肅也替其規劃了戰略藍圖。早在建安五年,諸葛亮還在臥龍岡下閉門讀書、曹操和袁紹、劉備還在官渡激戰之時,魯肅就向孫權提出了一個東吳版的「隆中對」。

魯肅認為,應該趁曹操尚未統一北方,精力還沒有顧及到江南的時候,依託江東根據地,先下手拿下劉表、黃祖盤踞的荊州,全面占據長江天險,然後徐圖北征建立帝王之業。孫權雖然表面上謙遜地說「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但通過他對魯肅「益貴重之」的禮遇來看,顯然內心裡接受了魯肅的這一見解。

東吳版「隆中對」可以歸納為「攻取荊州,全據江南,圖取天下」,攻取荊州是首要目標。沒有荊州就不可能全據江南,不全據江南則無法圖取天下。荊州對於東吳來說有兩個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荊州地理位置重要,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是圖謀王霸之業的重要基地。

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其次,荊州位處東吳上游,和東吳平共享長江天險,水陸軍皆可順流而下,對東吳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這點在東吳內部得到一致認同。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因此,出於防禦和進取兩方面考慮,東吳早早就邁開了奪取荊州的步伐。赤壁之戰前的建安四年至建安十三年間,僅攻打荊州劉表部將黃祖的軍事行動就有六次之多,雖然沒能攻陷城池,但最終斬殺了黃祖,擄掠了大量的士民人口和物資。可以說,東吳無論是從戰略設計上,還是在實際行動上,都對荊州志在必得。

三、兩版「隆中對」矛盾難以調和

說到這裡不難看出,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都把能否據有荊州作為了戰略能否實現的關鍵,這就註定了二者之間在戰略上有着尖銳的矛盾衝突。諸葛亮長期生活在荊州,和荊州高層有着千絲成縷的聯繫,對東吳的戰略取向不可能沒有耳聞,但他在為劉備制定戰略時,恰恰忽視了這一重要的衝突,「跨有荊益」和「東和孫吳」這兩個基本立足點互相矛盾,意味着「隆中對」存在着嚴重的設計缺陷。

對劉備而言,「跨有荊益」和「東和孫吳」這兩點,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若想同時實現是完全不可能的。跨有荊益之地的前提是孫權必須坐守江東不思進取,至少不打荊州的主意,但顯然孫權不是這樣胸無大志的普通軍閥,要讓他取消「攻取荊州、全據江南」的戰略,無異於與虎謀皮。如果為了與吳結盟而向其妥協,讓出荊州之地,那麼劉備手中就剩下了一個偏安一隅的益州,進取路線也只剩下漢中一個方向,興復漢室的戰略構想就會成為一紙空談,劉備也斷然不會接受。

任何合作都必須建立在雙方都有利可圖的基礎之上,諸葛亮只考慮了劉備集團的利益,而忽視了孫權集團的利益,既想控制荊州,又想讓孫權無條件友好,顯然是一廂情願自說自話。諸葛亮的這一失誤,導致整個劉備集團一直在執行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戰略,不能不說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敗筆。

四、「隆中對」終成鏡花水月

歷史發展的走向證明了孫劉之間的矛盾衝突都是圍繞着荊州進行的。建安二十年,劉備攻取益州不久,孫權就出兵奪取了荊州南三郡,雙方劍拔弩張,幾乎大打出手,幸好曹操攻占了漢中,劉備擔心益州有失,不得不向孫權妥協,雙方平分荊州才暫時緩和了矛盾。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襄樊之戰的關鍵時刻,孫權再次乘虛而入,襲奪了荊州,導致關羽兵敗身死。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蜀漢章武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發動夷陵之戰,幾乎全軍覆沒,「僅以身免」,最終病死白帝城。此戰過後,劉備集團元氣大傷,荊州之地全失,僅能「以一州之地與『賊』相持」,隆中對確立的興復漢室的終極目標已成鏡花水月,難以實現。

後來諸葛亮在總結這一段歷史時認為,劉備集團事業由蒸蒸日上、「漢事將成」,到「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根本原因是「吳更違盟」,把隆中決策的失敗歸結於東吳的背信棄義上,卻始終沒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隆中決策設計上的缺陷。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智聖諸葛亮也未能免於這一鐵律,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