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振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振亞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
出生 1952年8月
山東郯城
國籍 中國
母校 山東工學院
職業 科研工作者

劉振亞,男,漢族,1952年8月生,山東郯城人,1971年在山東白楊河發電廠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英國皇家工程院和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現任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國際大電網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曾任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3]

人物經歷

1971.09-1974.09,山東白楊河發電廠工作;

1974.09-1979.05,山東工學院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學習並留校任教;

1979.05-1992.10,先後擔任山東省臨沂電業局生產技術科科長、副局長、局長兼黨委書記;

1992.10-2000.11,先後擔任山東省電力工業局(公司)副局長(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副局長(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局長(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

2000.11-2002.12,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級);

2002.12-2004.10,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04.10-2013.05,任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2009年12月,當選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

2013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設立董事會後,任董事長、黨組書記(2015年12月,連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

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成立,劉振亞當選主席。

2016年5月,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12、2017年,因其在特高壓交流、直流輸電技術創新和工程應用中的突出貢獻,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2018年2月、7月和10月,先後當選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英國皇家工程院和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兩次被山東省政府記一等功。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

人物成就

劉振亞有着40多年電力行業工作經驗。在他擔任國家電網公司主要負責人的12年間,帶領這家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實施"三集五大"改革,推進"兩個轉變",加強管理,降本增效,拓展業務領域,實施國際化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完成了從傳統企業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跨國公司的成功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從第46位上升到第2位。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排名上升至第1位。

劉振亞是專家型、學者型的企業家。他提出並組織研究特高壓交流和直流輸電技術,並積極推動中國電網邁入了特高壓時代,成為又一張"中國名片"。

面對世界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以及12億人用不上電等挑戰,他研究提出並積極推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即"智能電網+特高壓+清潔能源")、實施"兩個替代、一個提高、一個回歸"(即推動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大幅提高電氣化水平,讓化石能源回歸其基本屬性)。他首倡信息網、能源網和交通網"三網融合"發展,為世界可持續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目前,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得到包括聯合國、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等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和積極響應。

劉振亞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能源電力專家,他撰寫的《中國電力與能源》《特高壓交直流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等專著,被約翰·威利、愛思唯爾和莫斯科動力大學出版社譯成英文、俄文版正式發行,影響廣泛,意義深遠。

社會活動

2015年2月3日《 全球能源互聯網》首發儀式暨專家座談會在京舉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在《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中首次提出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理論構想。

理論背景

該理論在分析全球能源電力供需格局與電力流、「一極一道」(北極和赤道附近地區)和各洲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的基礎上,對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方案、實施路徑、技術創新以及工程實踐進行了系統論述,提出推動「一極一道」及各大洲清潔能源基地電力大規模開發外送,實現從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為主轉變,根本解決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泛在的堅強智能電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幹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的國家

泛在智能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分布式電源接入需要,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是服務範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框架可以概況為,一個總體布局(由跨洲電網、跨國電網、國家泛在智能電網組成,各層級電網協調發展,形成連接「一極一道」和各洲大型清潔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總體布局)、兩個基本原則(清潔發展和全球配置)、三個發展階段(洲內互聯、跨洲互聯、全球互聯)、四個重要特徵(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五個主要功能(能源傳輸、資源配置、市場交易、產業帶動和公共服務)。

未來目標

《全球能源互聯網》提出了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目標。屆時,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0%左右,成為主導能源,每年可替代相當於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二氧化硫5.8億噸,全球能源碳排放115億噸,僅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同時,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投資將超過100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拉動、產業升級作用顯著。全球能源互聯網建成後,長期困擾人類發展的能源環境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人們將享受更充足的能源、更繁榮的經濟、更宜居的環境、更舒適的生活。 參加座談會的能源電力領域有關院士專家、電力企業和相關組織代表一致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理論的提出在全球能源領域屬於首次,為推動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視頻

劉振亞院士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全球能源互聯網改變世界 2018年4月12日發布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 2018-04-1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