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旦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旦宅
出生 1931年3月
浙江溫州人
逝世 2011年3月2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海雲生
職業 教授 畫家
知名作品 《曹血雪芹生平》(組畫)
《琵琶行》

簡歷

劉旦宅,(1931-2011),原名渾,又名小粟,後改名旦宅,別名海雲生。男,漢族,浙江溫州人。後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任職。擅人物,兼花鳥,取法漢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陳老蓮和八大之花鳥,廣泛吸取古人之長而融會貫通,工寫兼長,創作多取古典題材及歷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橫逸,秀拙相蘊,生動雅健,風格別具;又作減筆潑墨,融工筆、線描、潑墨為一體,格外古樸脫俗,耐人尋味。1979年春訪問日本、十月在上海舉行個人畫展。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型美術作品展覽及在多種專業報刊上發表,為多次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收藏。2011年3月2日上午,劉旦宅先生在上海中山醫院因病辭世,享年80歲。

成長經歷

少年生涯

1931年3月,劉旦宅出生於浙江溫州一戶貧寒的雜糧店店員家中。他排行老三,乳名叫柏青。六歲時父母不幸相繼去世,生活貧困。幸運的是劉旦宅有機會接觸藝術,繪畫給他的苦澀童年帶來了快樂。劉旦宅出生之地溫州是一個民間藝術之鄉,甌繡、甌塑、青田石刻、黃楊木雕等民間工藝久享盛名,劉旦宅的舅父就是一位精於刺繡的老藝人。耳濡目染的藝術薰陶,是他日後步入繪畫殿堂的重要啟蒙。

劉旦宅在回憶這段童年經歷時說道:「我的童年在苦難中度過,生活灰暗無光。但在回憶的熒光屏幕中,卻經常出現一些色彩絢爛、明麗得猶如朝霞的片段,便是小時候用石子代替筆墨畫畫,沒有紙張,有平整的石灰地,很開闊,想畫多大就可以畫多大,而且還可以畫了揩,揩了畫。」

儘管劉旦宅自幼便異乎尋常地喜愛繪畫,並顯示出卓著的才華,但因為貧窮,遲遲沒有踏進學校大門的機會。直到八歲時,偶然被熱心的三希小學校長王曉梅先生髮現,受到賞識,破格免費上學,並得到他多方的教導和接濟。這位校長愛好藝術,在繪畫方面有一定造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劉旦宅進行了西式的繪畫教育,嚴格督促年僅八九歲的劉旦宅夜以繼日地學習透視、素描、寫生等基礎知識,勤加練習。劉旦宅浸淫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是他日後創作的靈感源泉;他及時地受到新式的西方基礎繪畫教育,則是他思路開闊、形成獨特風格的基礎。

這位校長為劉旦宅取了「劉小粟」的名字,並在他十歲時為他籌辦了「十齡童劉小粟畫展」。這是一次轟動溫州的盛事,展出了七八十幅作品,有關公曹操宋江李逵等[[歷史和[[經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飛禽走獸、花卉靜物的寫生。儘管這批作品筆法稍顯稚嫩,但造型準確優美,構圖大膽奇特,畫面場景充滿了稚氣的誇張,如此大量的作品呈現出這個少年不凡的藝術感悟能力。這次展出為劉旦宅贏得了「神童」的美譽。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第一筆,奠定了一個絢爛基調,在他日後起起落落的人生道路上,劉旦宅不時用繪畫書寫他人生的亮麗。

藝術成就

劉旦宅擅人物,兼花鳥,取法漢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陳老蓮和八大之花鳥,廣泛吸取古人 之長而融會貫通,工寫兼長,創作多取古典題材及歷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橫逸,秀拙相蘊,生動雅健,風格別具;又作減筆潑墨,融工筆、線描、潑墨為一體,格外古樸脫俗,耐人尋味。

主要作品有《曹雪芹生平》(組畫)、《琵琶行》、《洛神賦》、《長恨歌》、《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組畫)、《九歌圖》(組畫)、《太白觀瀑》、《東坡舞月》、《虎溪三笑》、《換鵝》、《群玉之山》、《春消息》等。出版畫冊《石頭記人物畫》、《紅樓夢故事圖》、《歷代詩人圖冊》、《齊魯哲賢圖》、《劉旦宅畫集》等。

有關評論

劉旦宅擅人物,兼花鳥,效法漢唐人物,取道宋元山水,轉益多師,融會貫通,工寫兼長。然而我最愛的還是他的關涉古典意象的創作,亦極愛他「詩高於畫」這一句讓人怦然心動的話。

劉旦宅擅人物,兼花鳥,效法漢唐人物,取道宋元山水,轉益多師,融會貫通,工寫兼長。然而我最愛的還是他的關涉古典意象的創作,亦極愛他「詩高於畫」這一句讓人怦然心動的話。

詩書畫之創作,首先不是因為技藝,而是因為感動。

很多時候古典詩詞中的意象給人提供了想象的方向,但是沒有一種優美典雅的原型,這種想象的向度還是空幻的,雖是多向而發散,但卻無形無蹤,不能給人以可感的美妙。而畫,卻可給人造境。劉旦宅的意義就在於為詩造境,把境落實。讀詩或有感動,便想象一種景致,想象一種氤氳難狀的氛圍——當心中之境與眼前之景有相和合之時,賞畫,便會有「縱是石頭也動情」之感。

記事冊

1931年3月生。自幼喜好繪畫。

1941年便在溫州舉辦「十齡童劉旦宅畫展」。

1951年到上海,為私營大中國圖畫出版社畫書籍插圖、教學掛圖等,亦作連環畫。

未了心愿

劉旦宅老先生生前多次提起的三樁未嘗之心愿:一是上海至今仍沒有世界級的美術學院,二是心心念念想要建起的上海國畫研究院近些年來始終進展不大,三是作為中華藝術精華之精華的書法尚無與之匹配的理論研

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