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明(院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明(院士)

劉明
圖片來自搜狗網

[1]

= 簡介

劉明,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08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國家2017年度何梁何利獎,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劉明院士長期從事微電子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在存儲器模型機理、材料結構、核心共性技術和集成電路的微納加工等方面做出了系統、創造性貢獻。發展了集成電路加工技術,廣泛應用到掩模製造、國家重大工程急需的特殊器件和信息等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對新型存儲器和集成電路加工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有重要意義。 代表性成果包括:建立了阻變存儲器(RRAM)物理模型,提出並實現高性能RRAM和集成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方法。拓展了新型閃存材料和結構體系,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徵技術、失效模型和物理機理,開發了國內首款自主IP的8M納米晶和1G NOR 型存儲芯片。

代表成果

劉明院士發表SCI收錄論文300多篇,論文被SCI他引(引用文獻中有作者劉明或合作者均視為自引)超過6000次,6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榜,兩項工作被列入2013年ITRS(國際半導體發展路線圖),撰寫專著2本、譯著1本。獲授權發明專利246件(包括18項美國發明專利),主要專利轉讓/許可到多家重要集成電路企業。 劉明院士兼任期刊Applied Physics A副主編;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中國科學院大學微電子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真空學會第八屆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常務理事和2006-2007年度執行理事長;中國材料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納米科學技術大系」編委會編委;「微納技術著作叢書」編委會編委和第六屆《傳感技術學報》特約編委;中科院科學院科學出版社基金第六屆(2008 -2012年)專家委員會信息技術科學專業組成員。 劉明院士獲得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2013年國家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7年國家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二)、2005年國家發明二等獎(排名第四)、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排名第一)、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012年真空科技成就獎、2015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排名第一)、201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一)、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和2014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排名第八)。在國際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60多次。培養博士生40餘名,其中2名學生獲得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3名學生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3名獲得科學院百優博士論文,1名獲得中國電子教育學會2017年度首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名獲得中國真空優秀博士論文獎。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