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造石思惟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劉氏造石思惟像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劉氏造石思惟像
年份:北齊
類型:雕塑
規格:殘高44.5厘米,寬34.3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劉氏造石思惟像,北齊,殘高44.5厘米,寬34.3厘米。 思惟菩薩頭戴花蔓冠,修眉細目,面部豐腴,右手支頤,右腿抬起,左腿下垂呈半跏趺坐。左右雕刻龍紋雙樹及二脅侍,均殘缺。尊像底部基座四面皆刻有圖像:正面底層為雙獅,獅頭相對,捲毛,雙睛突出,足前伸。中層雙力士托爐,外側為6名供養人,有的手持香寶子,有的從香寶子中拈香,供養人大小、姿勢各不相同。上層中間為博山爐,爐外飾蓮莖,二童子坐於蓮花上,手中托桃狀物,最外為二飛天、二力士。左側底層為4名神王,神王右腿盤坐,左腿支撐,面似沙彌,頭梳髻發,上身赤裸,下身著裙,雙臂飛帛纏繞,從左向右依次為羊神王、鳥神王、火神王,另一神王所持之物不明,故不能判斷其身份。中層為伎樂,有的吹排簫,有的雙手持桴擊鼓,有的雙手擊打腰鼓,還有的吹橫笛,服飾與神王相同。上層為4名供養人,一名蹲跪在一佛龕邊,外側二名供養人手持香花,著世俗裝,刻供養人名字。右側底層為4名神王,自左至右分別為河神王、風神王、山神王和樹神王。中層為伎樂,分持排簫、觱篥、笙和琵琶。上層的4名供養人與左側相同,但佛龕移至一側,亦刻有供養人名字。基座背面一供養人手持香花,刻有「劉元後妻張嬰」、「朔卅日甲午」等字。此像內涵豐富,構圖有序,為單體造像所罕見。此像於1953-1954年在河北曲陽出土。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