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熊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熊渠
劉熊渠
出生 不詳
逝世 不詳
知名作品 舜廟懷古

劉熊渠,是漢朝宗室,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孫子。父親是舂陵節侯劉買,他承襲舂陵侯的爵位。他死後,諡號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長子劉仁繼承。他的庶子蒼梧太守劉利是更始帝劉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鬱林太守劉外是漢光武帝劉秀[1]的曾祖父。

詩作品

舜廟懷古

兩漢:劉熊渠

游湘有餘怨,

豈是聖人心。

竹路猿啼古,

祠宮蔓草深。

素風傳舊俗,

異跡閉荒林。

巡狩去不返,

煙雲怨至今。

九疑天一畔,

山盡海沉沉 注釋 [1]余怨:留下怨恨。聖人:舊時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這兩句明寫舜帝南巡不會留有怨憤,暗寓作者自己身居偏遠的不平之情。 [2]祠宮:舊時祭祀先祖或先賢的廟堂。這裡指舜廟。蔓(màn)草:蔓生的雜草。這兩句是說,舜廟掩沒在竹林雜草叢中。 [3]素風:素樸的民風。異跡:不同尋常的痕跡。這裡指舜帝流傳下來的道德風俗。 [4]巡狩:帝王離開京城巡視各地。這裡指舜帝南巡。煙云:霧氣。柳宗元《首春逢耕者》有「回首煙雲橫」。 [5]畔:旁邊。這兩句是說,九疑山地處僻遠,雲海茫茫。

【作品鑑賞】

《舜廟懷古》請求削減舂陵侯國的食邑戶數,以換取將封國遷居內地的特許。

劉熊渠系長沙王后裔,此詩是其任舂陵侯時,游九疑舜廟所作。

事實上,當時的舂陵(今湖南永州寧遠縣),是一個地勢卑濕,多山林毒氣,食邑僅476戶的偏僻荒遠的小侯國。

歷代舂陵侯族,都並不喜歡他們的這個封邑。

劉熊渠的嫡長子劉仁任第三代舂陵侯時,曾向朝廷上書,請求削減舂陵侯國的食邑戶數,以換取將封國遷居內地的特許。

他的請求得到了漢元帝的批准。

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劉仁率舂陵劉氏宗族從今永州寧遠向北遷徙到南陽白水鄉(今湖北棗陽縣)。

參考文獻

  1. 劉秀 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