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熙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熙古
圖片來自36O

劉熙古 劉熙古(903—976年),字義淳,宋州寧陵(今屬河南寧陵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人物生平

少通經史,也精於騎射。後唐長興中,因祖父名實進,因而避諱未考進士科而考《三傳》,中舉;時翰林學士和凝掌科舉,召劉熙古參與進士科考試,中第,與後周宰相范質同時或先後成為和凝的門生,但劉熙古長期沉淪於縣令及節鎮幕僚。後唐末,入金州(今陝西安康)防禦使孫鐸幕下為從事。後晉初,隨孫鐸至汝州(今屬河南),孫鐸死後,改任下邑縣(今夏邑)令,後任三司戶部出使巡官等。後漢時,任盧氏(今屬河南)縣令。後周顯德二年(955)秋冬,後周平秦、鳳,劉熙古出任秦州觀察判官;顯德六年七月,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劉熙古任節度判官。

劉熙古雖是投入趙匡胤霸府的主要幕僚,但還來不及與趙匡胤建立密切的關係,次年正月趙匡胤即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建隆元年(960)正月,在宋太祖為其主要幕僚們加官進職時,劉熙古雖名列第一,所進官銜為左諫議大夫,也略高於位列第二的趙普右諫議大夫,這可能是因為劉熙古在霸府幕僚中資歷最高。但劉熙古並沒有受到重用,而是長期出任州、府長官。自建隆元年以左諫議大夫知青州;同年十一月宋太祖親征揚州李重進,劉熙古被「追赴行在」從征。建隆二年,又以左諫議大夫制置晉州(今山西臨汾)礬務,當時礬實行禁榷制,由國家專賣,劉熙古「許商人輸金銀、布帛、絲綿、茶及緡錢,官償以礬,凡歲增課八十萬貫」,是宋太祖霸府主要幕僚中唯一從事基層財務的官員。

乾德元年(963)前後,劉熙古升為刑部侍郎、知鳳翔府(今陝西鳳翔);後改任權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項、吐蕃族居住區,多邊患,劉熙古恩威並施,又「取其酋豪子弟為質」,邊境地區日漸平靜。開寶元年(968)正月,以端明殿學士職名權知成都府,以接替回京復職的參知政事呂餘慶。

人物著作與成就

開寶五年二月,劉熙古回京任參知政事,在原霸府主要幕僚中是最晚一個出任兩府大臣。次年五月,劉熙古因足疾以戶部尚書致仕。開寶九年(976)死,終年74歲。劉熙古不僅是宋太祖原霸府幕僚中唯一的文武全才型人物,也是唯一的學者,史學、音韻學、陰陽學皆通,著有《歷代紀要》50卷、《切韻拾玉》5卷等數種,後者還曾刻印流傳。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