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統勛行書蘇軾詩卷

劉統勛行書蘇軾詩卷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劉統勛行書蘇軾詩卷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目錄

藏品簡介

名稱:劉統勛行書蘇軾詩卷

年份:清

類型:法書

規格:縱31.8厘米,橫131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作者:劉統勛

藏品鑑賞

劉統勛行書蘇軾詩卷,清,劉統勛書,紙本,縱31.8厘米,橫131厘米。   釋文:   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會(原詩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無數(原詩為「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捲入簾鈎。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侯。   江東賈客木棉裘,會散金山月滿樓。夜半潮來風又烈,臥吹簫管到揚州。   卷末款署:「蘇軾四絕句。臣劉統勛敬書。」鈐「統勛」、「珥筆」印。鑑藏印有「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嘉慶鑑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   此卷系劉氏書錄北宋著名詩人蘇軾《郭熙秋山平遠二首》、《金山夢中作》、《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主》等詩篇中的四首七言絕句。書法行筆嫻熟穩健,結體端秀,風致雅逸,頗具文人閒雅之情趣。   劉統勛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文臣,曾四任會試主考官,充《四庫全書》正總裁。他飽讀詩書,也時常書寫膾炙人口的文學詩篇,留下了不少書法墨跡。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1]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