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剛愎自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剛愎自用,漢語成語,【拼音】:gāng bì zì yòng,愎:任性;剛愎:強硬回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1]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於管以待之。」

示例】:

《韓非子·十過》:「鮑叔牙為人剛愎而悍。」

宋·陳摶《心相編》:「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諸葛成何事》:「荊公(王安石)剛愎自任,新法煩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見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為其所擠陷。」

茅盾《子夜》十:「他想起李玉亭所說蓀甫的~來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着蓀甫跑了。」

相關成語 

近義詞】:我行我素

反義詞】:虛懷若谷從善如流

外文翻譯 

【英文】:harden the neck

【日文】:強情でてんで人の意見(いけん)を聞かない

【法文】:n'en faire qu'à sa tête

【德文】:eigensinnig und herrisch

【俄文】:самодурство

典故 

原圖鏈接剛愎自用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師伐鄭,與之訂城下之盟。不久之後,晉國以荀林父為將,率軍救鄭。聞知楚、鄭兩國已結盟,荀林父就想率軍返回。這時,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鄭將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絕服從命令,擅自率師渡河,向楚軍發動進攻。

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變原來命令,命令大軍渡河,策應先縠,聞知晉軍渡河求戰,楚莊王心中害怕,便想撤軍回國。

這時,他的一個寵臣伍參看出晉軍的弱點,勸告楚莊王回師與晉軍打上一仗。他說,晉軍主帥荀林父執政不久,部下不聽指揮。他的中軍副帥先縠這個人又很任性,違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統帥也都控制不了軍隊,將士無所適從。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迎戰,必能打敗晉軍。再說,我國是國君親自出征,晉國是臣下率軍作戰,以國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無法向楚國臣民交待。

楚莊王聽了,便改變主意,揮師北向,果然打敗了晉軍。


視頻 

成語故事 第66集 剛愎自用

參考資料 

  1. 剛愎自用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