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別夢依稀四十年(封梅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別夢依稀四十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別夢依稀四十年》中國當代作家封梅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別夢依稀四十年

勾起往事,也許只需一個輕輕的觸動。比如前兩天,有人在微信群發了條信息,內容是關於浙江遴選千年古鎮復興試點的。隨手打開,發現待選試點中有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衢州高家,於是人雖在千里之外的廣州,眼前卻頓時就浮現出了一幕幕當年高家的清晰景象。

高家是我外婆的老家,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後來回到父母身邊上學,卻因太過頑劣,被我爸再次打發回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於是就又在那兒上了一年小學。我爸要我立志修好地球,當個大有作為的農民,可惜最終卻未能如他所願。我不僅沒有大有作為,混來混去,還混成了今天這樣的爬格子酸文人。

高家是如假包換的千年古鎮。史料記載,武則天如意元年(公園692年),高家置盈川縣,以「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為盈川令。這位仁兄在這裡,最終「以歲旱祈雨不得,遂赴井死」(《衢縣誌》),被當地尊為城隍。不過,隔了近兩千年的事,太過遙遠,除了從史料上窺得一鱗半爪,當年的盛況不得而知;對我而言,唯有四十多年前的高家,歷歷在目。

當是時,高家有兩條主要街道。街道呈「T」字形,不寬,但貫穿整個鎮區。滿足民生基本需求的諸如茶館、裁縫店、理髮店、飲食店之類,均有。道路也不泥濘,鋪着鵝卵石,用民國時期詩人的調調,大抵就是「伊撐着一把油紙傘走來,鵝卵石鋪成的街道,深邃,悠長」。這樣的場景用作拍影視劇,可再現幾個世紀的真實江南小鎮生活,但其時我所關心的,只是街上漫水時能不能逮着條魚,或當「麻子」恐嚇我時,他能不能摳出道上的石頭。

「麻子」是高家名人,滿臉因出天花而坑坑窪窪,腦子也很不靈光,高家人說人傻,往往以「麻子兩隔壁」代之。鎮上的孩子們喜歡戲耍他,追在他後面唱童謠,童謠內容不雅,盡往下三路招呼。「麻子」傻歸傻,脾氣卻極好,平時臉上總是笑嘻嘻的。但若被惹急,他就會撿石頭高舉起來亂吼。於是大家在嚇唬中作鳥獸散,這其中,我是常客。

除了主要街道,高家更多的是縱橫交錯的巷子,諸多小作坊隱於其間。走進巷子,或能聞到豆花香,或能聽到彈棉花聲,幽靜且生活氣息濃厚。鎮中所遺凡過百年的老建築如鄉公所,多以徽派為主,白牆青瓦,飛檐翹角,極具特色。

每年農曆的八月二十六到二十八,是高家傳統廟會。屆時,方圓幾十里的人都會湧來,如潮水般,街道往往水泄不通。像我這樣身材的,自己不用走動,被人擠着就能貫穿東西南北。

其時,高家整個鎮都被濃密的桑林所包圍,桑林密密麻麻一望無際。養蠶似乎是家家戶戶的副業,還設有專門的繭站。我甚不喜歡蠶室中瀰漫的那股氣味,也不喜歡看蠕動的小白蟲,只鍾情於採摘紫色的桑葚。對烤繭時產生的蠶蛹也頗喜歡,丟進嘴裡咬着脆香。蠶蛹這玩意,如今貴得要死,當年在高家卻多而賤,大多被當成飼料或肥料看待。以現在的眼光看,有點暴殄天物。

再往外,便是繞鎮東行的衢江。這條江上承徽州文化,下接金華八婺,最後從錢塘江入東海,是衢州的母親河。衢江有汛期,汛期時汪洋一片,十分壯觀。於是跑去「看大水」,就成了我的娛樂節目之一。原本的一條泄水通道,現在已成「浙西大草原」,很多影視劇均將此選為拍攝基地,包括《琅琊榜》、《太平公主秘史》。看來造物主很有趣,挺會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事情。

不在汛期時,衢江水十分清澈,是夏天游泳的首選。水中有種小魚,不怕人,經常會游到游泳者身邊,小嘴往人身上啄。若是能逮一碗炒了,味道極其鮮美。當時衢江尚走貨運,船來船往,沿岸常能見到一群群穿着草鞋、佝僂着身子行走卻能喊整齊號子的縴夫。我和我爸曾從城區西安門坐船去高家,在習習涼風中一路順水漂流。船雖然晃晃悠悠,兩岸景色卻盡收眼底

要到江對岸的地方,那時沒有建橋,只能乘船。船以燒柴油的機帆船為主,開起來上面突突直冒黑煙,下面浪花翻滾。鎮上有個同學小名叫「九九」,小時候好尿床,於是他奶奶很應景地稱呼這孫子,叫他「81號機帆船」。這種童趣很親切,也能讓人驚訝於在文盲率頗高的年代,一個奶奶級的前輩居然知道乘法口訣表。只是這傢伙打死也不承認曾有這事,臉皮甚薄。

我看浙江省發改委公布的遴選信息,裡面對高家的介紹可謂語焉不詳,無非是地理位置、歷史沿革,人文歷史等。且均一筆帶過,用詞官方,形似簡介。如果籍此投票,大概率只有家鄉人會參與,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幾人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本事。所以興致所至,就寫上幾筆,算是加點料。

[1]

作者簡介

封梅康,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