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蝟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刺蝟菌(學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

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

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

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

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

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形態特徵

刺蝟菌(學名:Hericium erinaceus),外形似猴子的頭,因而得名。

孢子透明無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大小約 6.5 - 7.5 & micro; m×5×5.5 & micro;m。菌絲細胞壁薄,具橫隔,

有鎖狀聯合。菌絲直徑為10-20µm。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

子實體呈塊狀,扁半球形或頭形,肉質,直徑5-15cm,不分枝(與假猴頭菌的區別)。

新鮮時呈白色,乾燥時變成褐色或淡棕色。子實體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

菌刺密集下垂,覆蓋整個子實體,肉刺圓筒形,刺長1-5cm,粗1-2mm,

每一根細刺的表面都布滿子實層,子實層上密集生長着擔子及囊狀體,

但子上着生4個擔孢子,並且野生的猴頭菇一般成對生長。

營養價值

營養功效

在菌類蔬菜裡面,是比較少見的一種,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

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頭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營養與藥用的結合。

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

猴頭菇為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

我國華北、東北、中南和四川雲南甘肅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採收。

人工培育的子實體待菌齡到3個月以上,子實體長成時取下,

曬乾或鮮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補脾益氣,助消化。

藥用

刺蝟菌有增進食慾,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

提升白細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對神經衰弱、消化道潰瘍有良好療效。

近年來,在抗癌藥物篩選中,發現其對皮膚、肌肉癌腫有效。

所以常吃猴頭菇,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療疾病的作用

適宜人群

在食用方面,猴頭菇補虛健胃,諸無所忌,

尤其適宜食管癌、賁門癌、胃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體虛、營養不良、神經衰弱者食用。

猴頭菇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液循環,

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是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1] 成份

低免疫力人群,高腦力人群;對菌物食品過敏者慎用。嬰兒和老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有胃腸病的患者更應食用猴頭菇。

有機猴頭蘑不但具有清香的獨特風味,而且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據分析,每百克鮮猴頭蘑中含蛋白質12~14克,碳水化合物59.3克,鈣124毫克,

磷415毫克,鐵25.3毫克,還含有多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

干有機猴頭蘑的水浸液中含有多種氨基酸、乙酰胺、膽鹼、腺嘌呤等成分。

有機猴頭蘑中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經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作用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防治腦溢血、心臟病、肥胖症和糖尿病都有效。

美國科學家發現香菇中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試驗證明,

這種物質有明顯的加強機體抗癌的作用,因此,人們把有機猴頭蘑稱為「抗癌新兵」。

有機猴頭蘑還能抗感冒病毒,因香菇中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導劑,

能誘導體內干擾素的產生,干擾病毒蛋白質的合成,使其不能繁殖,從而使人體產生免疫作用。

從臨床應用上看,服用猴頭菇對於輕度失眠不失為較好的輔助治療。

另外,失眠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

平常多運動,還應該調整工作習慣培養工作興趣,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當中去。

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