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因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前世因緣,鎢難陀不僅是今生欺騙他,以前也曾欺騙過他,且聽他們的因緣:很早以前,一隻烏龜在蓮花池裡安祥自在地游著,一個狡猾的狐狸來池邊喝水,正巧看見了它,馬上把它含在嘴裡,烏龜非常害怕,告訴狐狸:『朋友,請不要吃我,我身體太小,只夠您一口,不夠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訴你一個比我身體大的動物,讓您飽餐一頓。
原文
一時,佛在舍衛城。每年有兩大法會:夏三月安居法會和解製法會。安居時,比丘們有些住山洞,有些住山林,有些住屍陀林,各自精進修持。解制時,僧眾中有不懂的可以請示世尊,有些有能說的也可以說等。解制後可以出遊,外出化緣。
一次,解制後,一位新來不久的比丘,對舍衛城不太熟悉,頭腦又不太靈活,他也手持錫杖,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了。時間臨近下午,他仍沒化到緣,見其他比丘都滿缽而歸,他有點著急,又不知去哪裡化,就到處走。結果碰上了涅嘎沃,新來比丘覺得他肯定會告訴自己該去哪裡化緣的。就上前詢問:「請問比丘,哪裡可以化到緣?因我是新來的,請給我指點。」這個性本不善的鎢難陀聽了就心生害意:這附近有一個施主,做任何事也不吉祥,對佛法也沒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機捉弄他一次。於是,鎢難陀就指點說:「新來的比丘到某某施主家去能化到緣。」他自己另去別處化滿了一缽先溜走了。
這新來的比丘就按鎢難陀的指點到了施主家門前,正趕上施主有事想出門,一出大門正巧看見有個比丘來化緣,頓時覺得很不吉祥:頭光光的穿個黃袍,怎樣看都不順眼,討厭死了。他越看越上火,忍不住上去一把抓住比丘,不分青紅皂白用拳頭石頭將他暴打一頓,再把他摔在地上,摔得他頭破血流,把錫杖折斷,缽盂打破,法衣撕爛?這個比丘被打得落花流水,半死不活。比丘悲哀地想:化不到緣倒不要緊,要緊的是能儘快逃脫這意想不到的大難。三寶的加持,他遍體鱗傷地逃回了祗陀園。諸比丘見他僅拿個破缽狼狽不堪的樣子,就問:「怎麼了?是不是遇上強盜了?」他搖頭不語。
時比丘眾馬上往佛前稟白事情的原委。佛慈悲地告諸比丘:「以後,凡對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一定要好好指點;若客比丘新來此處,不熟悉,最好不要讓他去化緣,否則,將有諸多過患。」諸比丘複次請問:「世尊,為何鎢難陀今天特意欺騙加害這位新來比丘,使其遭此大違緣?願為吾等演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鎢難陀不僅是今生欺騙他,以前也曾欺騙過他,且聽他們的因緣:很早以前,一隻烏龜在蓮花池裡安祥自在地游著,一個狡猾的狐狸來池邊喝水,正巧看見了它,馬上把它含在嘴裡,烏龜非常害怕,告訴狐狸:『朋友,請不要吃我,我身體太小,只夠您一口,不夠您充腹,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訴你一個比我身體大的動物,讓您飽餐一頓。』狐狸聽了烏龜的話,覺得有道理,就放下烏龜答應不吃它,但要它告訴大動物在哪裡。
烏龜騙它說:『在某某地方的一個山洞裡,有雪蛙八母子,您若去吃它們還是可以飽餐的。』實際上,山洞裡是一個母獅子和兩隻乳獅子,母獅子的習性是對乳獅子剛生下的幾個月內天天護持,一直不離開的。這個狐狸高興地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隻狐狸,就問它:『您好,哪裡去呀?』它說:『剛才蓮池中有一隻烏龜,我想吃它,但它告訴我前面一個山洞裡有八母子的雪蛙,故我要前去想飽餐一頓。』另外那個狐狸勸它:『千萬別去山洞裡,否則有很大的違緣。』它卻自不量力地吹噓道:『象我這樣的狐狸力大無比,不管怎樣,我都會如大象踩泥水一樣應付過去的,今天我是一定要吃掉它們,你不要管我。』它興致勃勃地來到山洞前,兩個小獅子見來了個狐狸也很高興,馬上抓住它,一個吃耳朵一個吃尾巴, 慈悲的母獅子說:『不要吃它,放了它吧。』兩個小獅子就把它放了,它成了沒耳朵沒尾巴的東西,趕忙往回逃。
往回走時又碰到了剛才那隻狐狸,那隻狐狸心裡覺得蠻好笑的,就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唉!世上沒有像你這樣無耳無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樣,到山洞裡英勇搏鬥,很了不起啊;狐狸自己也是深覺慚愧,對它說:『確實我很羞愧,很抱歉沒聽您的勸告。不過,情有可原的是那隻烏龜騙我,我輕易相信了,去了山洞裡沒見到雪蛙卻遇上了獅子,結果弄成這付樣子。』諸比丘,當時的烏龜就是現在的鎢難陀,當時的狐狸就是現在的這位新來的比丘。
所以,當時它也是亂指地方給狐狸,使它受到違緣,今生又是鎢難陀給他亂指路,使他受到很大的違緣。這是前世的因緣。」[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