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吻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劍吻鯊 |
jian wen sha |
中文學名:劍吻鯊 拉丁學名:Mitsukurina owstoni 門:脊索動物門 綱:軟骨魚綱 目:鯖鯊目 科:劍吻鯊科 屬:劍吻鯊屬 |
劍吻鯊(學名:Mitsukurina owstoni)是劍吻鯊科、劍吻鯊屬鯊魚。最大體長可達385厘米。體延長而呈圓柱形。吻突出似短劍,故又稱為"劍吻鯊"。眼小,兩頜顯著突出;口近端位;兩頜齒同形,有棘狀齒冠,末端尖細,齒基部寬,有2齒根。鰓孔之後緣皆位於胸鰭基部前方。兩背鰭等大,但小於腹鰭和臀鰭;胸鰭小型,後緣圓形;尾鰭不呈新月形,背側葉長,約略等長於體長之一半;腹側葉不甚發達。尾柄扁平,不具側脊或凹槽。脊椎總數為122-125。[1]
劍吻鯊是一種底棲性大型鯊魚。大部分的記錄顯示其棲息於大陸斜坡約270-960米深的海域,但亦曾被發現於深達1300米深處。劍吻鯊總是懶洋洋地漂浮着,靜靜地停留在黑暗的海中央,因為它們有着天生的優勢,它們的肝臟比一般的鯊魚大得多,占了其體重的四分之一,這使得其身體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遊動也不容易下沉。行動緩慢。主要以硬骨魚、烏賊、甲殼動物等為食。
形態特徵
雄成鯊體長為264-384厘米,雌成鯊體長為335-372厘米。最大體長可達385厘米。體延長而呈圓柱形。吻突出似短劍。眼小,兩頜顯著突出;口近端位;兩頜齒同形,有棘狀齒冠,末端尖細,齒基部寬,有2齒根。上顎有35-53個狹長的細槽縱向齒,下顎有31-62個。它們的兩個顎的兩邊各有三排前牙。後齒較小,為壓扁而變平。有些個體上側牙有間隙。鰓孔之後緣皆位於胸鰭基部前方。兩背鰭等大,但小於腹鰭和臀鰭;胸鰭小型,後緣圓形;尾鰭不呈新月形,背側葉長,約略等長於體長之一半;腹側葉不甚發達。尾柄扁平,不具側脊或凹槽。脊椎總數為122-125。
透過皮膚可見血管,使它們看起來是粉紅色的白色。然而,鰭卻呈現藍灰色。幼鯊是幽靈般的白色,隨着年齡的增長,粉色會越來越濃。標本在酒精中保存時會褪色並呈褐色。
棲息環境
劍吻鯊是一種底棲性大型鯊魚。大部分的記錄顯示其棲息於大陸斜坡約270-960米深的海域,但亦曾被發現於深達1300米深處。
生活習性
一般的鯊魚都有非常發達的肌肉,行動迅速、敏捷,異常兇猛。但是劍吻鯊的肌肉卻鬆軟無力,它的身體的其他特徵也表明它行動緩慢。檢查它們的胃,裡面充滿了硬骨魚、烏賊、甲殼動物等。
劍吻鯊總是懶洋洋地漂浮着,靜靜地停留在黑暗的海中央,因為它們有着天生的優勢,它們的肝臟比一般的鯊魚大得多,占了其體重的四分之一,這使得其身體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遊動也不容易下沉。
一旦有獵物靠近,它們通過吻內豐富的電感受器能夠第一時間偵察到,其下顎會急速充氣而膨脹,這使得其捕食的瞬間嘴內呈近似真空狀態。在空氣壓力的推動下,海水和獵物會一起湧進劍吻鯊的口中,一旦獵物不幸被劍吻鯊捕捉到,試圖逃脫只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因為劍吻鯊嘴中滿口的利牙可快速咬碎獵物,並將獵物吞噬。
劍吻鯊在被捕獲時,也會猛烈掙扎,試圖咬破漁網逃生,在掙扎中往往會讓它們的頭部發生一定的變形,這曾經導致某些劍吻鯊樣本被當成是新發現的物種。
分布範圍
存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南澳大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巴西(里約熱內盧、阿瑪帕)、哥倫比亞、法國、法屬圭亞那、幾內亞、圭亞那、日本(本州)、摩洛哥、莫桑比克、新西蘭、葡萄牙(馬德拉群島)、塞內加爾、南非(東開普省、西開普省、夸祖魯-納塔爾省)、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蘇里南、中國(台灣省東部之花蓮外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馬薩諸塞州、路易斯安那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