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剖身藏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剖身藏珠

近義詞

反義詞

出 處 :《資治通鑑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剖身藏珠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也是一則寓言故事。比喻貪財不要命。寓言嘲笑了他們的可笑和愚蠢:為財寶甘願犧牲生命,殊不知生命的犧牲卻使他們永遠地失去了財寶。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原文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於此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上曰:"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1]

譯文

皇上對侍臣說:「朕聽聞西域有個商人,得到一顆無價的寶珠,就剖開自己的肚子,把寶珠藏在裡面,(因而丟了性命)有這回事嗎?」侍臣回答說:「是有這麼回事。」皇上說:「人們都知道,嘲笑這個商人愛惜寶珠而不愛惜身體,但有的官員因貪贓受賄而受法律制裁(喪命),和有的皇帝因放縱奢欲而亡國的,與那個胡商的可笑行為有什麼兩樣呢?」魏徵說:「從前魯哀公孔子說:『有個健忘的人,搬家而遺忘了妻子』。孔子說:『還有健忘得更嚴重的呢:把自己都忘了。』也和這個事是一樣啊。」皇上說「是啊,我和你們應該同心合力地互相幫助,希望能夠避免被他人所譏笑啊!」

故事

唐朝貞觀年間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跟左右的大臣們說:「聽說西域有個外國商人,得了一顆珍珠,為防遺失或被竊,居然剖開身上的肉,把珍珠藏在肉裡面,有這麼回事嗎?」大臣回答說:「聽說過有這麼回事。」皇上說:「人們都知道譏笑這個商人愛珍珠而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其實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的這類事多着呢,眾位卿家不妨說說看。」大臣們不解聖上之意,皆面面相覷,不能作答。皇上接着說:「比如說官吏接受了賄賂,貪污了錢財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與懲罰,不就像那個外國商人嗎?」眾大臣皆點頭稱是;皇上又接着說:「帝王如果不顧一切地放縱奢欲而導致亡國,與那個外國商人的愚蠢可笑又有什麼兩樣呢?」眾大臣山呼皇上英明。這時,魏徵進得殿來,聽了皇上的話後,補充說明了下面的一段話:「從前魯哀公跟孔子說:『有個愛忘事的人,搬家的時候把老婆給忘了。』孔子說:『還有更嚴重的呢,夏桀、商紂竟然把自己的身體都給忘記了。』也像這類情況。」皇上說:「是的,魏愛卿所言甚合朕意,像這類的事絕對不能在本朝發生。只要我和諸位愛卿同心合力、互相幫助,差不多就能夠避免被人譏笑成為那樣的外國商人吧!」

唐太宗真無愧於中國歷史上的千古明君。他將剖身藏珠這個非常平庸的小故事與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聯繫起來,凡中見殊,小中見大,提煉出做人為官、治國平天下的精要之道。請看,這個外國商人愛惜珠寶勝過愛惜自己的身體,世上有許多人以不惜犧牲健康為代價而拚命地掙錢、撈錢,官吏們貪愛錢財勝過珍愛自己的生命,皇帝貪圖享受勝過愛護萬里江山,這幾類人的一個共同點都是沉浸在財富欲望的物質堆里,而忘記了自己本身軀體的存在,這同魯哀公嘴中那個徙宅忘妻的荒唐男子,孔子筆下那兩個眼中唯有妲己與褒姒的美色而忘了自己帝王之身的亡國之君夏桀、商紂何其相似乃爾。

參考資料

  1. 剖身藏珠,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