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剽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剽竊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剽竊 漢語詞語,拼音piāo qiè,指抄襲(別人的思想言詞),採用(創作出的產品)而不說出其來源;掠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剽竊 [1]

外文名稱 Plagiarism

拼音 piāo qiè [2]

解釋 抄襲

示例 作文者剽竊如小偷之竊物

解釋

1、抄襲(別人的思想或言詞);採用(創作出的產品)而不說出其來源。例:他的一本學術著作曾被厚顏無恥地剽竊,並以縮寫形式發行。

唐柳宗元《辯文子》: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輩數家,皆見剽竊。

清昭槤《嘯亭續錄·國史館》:而如蔡綏遠毓榮、蘇侍郎拜幾至萬言,皆剽竊碑版中語也。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對於那些追求個人私利,互相封鎖,不搞協作,甚至壟斷、剽竊等等不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科學事業的錯誤思想和作風,應該進行批評教育。

2、掠奪。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一:緣道縱兵士剽竊民家。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乃是積年累歲,遇着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

清沈濤《瑟榭叢談》卷下:中有小李善剽竊,如鬼如蜮滿路隅。

案例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科研處退休副教授過某,把一份舉報生物系退休教授王某的材料交給了《現代快報》記者。材料顯示,王某用於申報教授資格的一篇論文存在剽竊行為,刊發該論文的雜誌,已於2008年就此發出"屬學術不端行為,現撤銷其論文"的聲明。過某說,從2008年開始他就不斷向學院實名舉報此事,可惜至今未果。有知情者告訴記者,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接到舉報後,學術委員會曾就此事召開過會議,可後來沒了下文。"如果確定他是學術不端,如何處理?是教育廳還是學院拿出處理意見?如果不是,那也應該有個說法吧!"不過,王某接受記者採訪時反駁,是自己的學術成果先被別人用了,因不知情導致重複投稿,"如果我有問題,早就被處理了"。對此,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紀委負責人表示,經查,王某剽竊論文情況屬實,院學術委員會已着手處理此事。

經查證,中山大學外語教學中心副主任王哲發表在《小說評論》2011年05期上的"主體身份與空間意義的協商--讀《骨》中對唐人街的三次穿越",出版日期為2011年9月20日。而這篇文章被錄入第二作者鄭岩芳的博士論文《唐人街的兒女們--美國華裔文學中的唐人街及其意義變遷》(2012年6月6日)。鄭岩芳在其"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中發誓,"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的方式標明。"然而文中卻未有任何注釋標明王哲的學術貢獻。由此可見,王哲和"主體身份與空間意義的協商--讀《骨》中對唐人街的三次穿越"完全無關,其第一作者身份是利用職權剽竊的。此事被郭頤頓副教授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新語絲"上揭露,轟動一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