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功利主義法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功利主義法學

 

 

 

源遠流長的西方法學,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顆璀璨明珠,無論是黑格爾的法哲學思想還是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無論是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還是龐德的社會控制論,無不閃爍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燦爛光輝。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湧現的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正是這種文明的生動體現。《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叢書在國內第一次全景式展現西方各法學思潮與流派的主張、源流與發展,為人們了解西方法學思潮與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讀本。《功利主義法學》是其中的一冊,重要向您闡述功利主義法學這門學科的構成體系、發展歷程及其代表人物。

功利主義法學生產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英國,是把功利主義運用到法學領域而產生的法學流派。功利主義基於這樣一種倫理原則:人的本性是避苦求樂的,人的行為是受功利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而對於社會或政府來說,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職能。功利主義法學的最基本特點就是強調追求「最大幸福」的功利主義原則是立法的宗旨、評判法律優秀的標準和法律實務歐洲大陸,對政治學、法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世紀以後,功利主義法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被西方法學、社會法學、自由主義法學、經濟法學等所吸收。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功利主義法學概述

第一節 什麼是功利主義法學

一、功利主義法學的含義

二、功利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

三、功利主義法學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功利主義法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功利主義法學產生的社會經濟條件

二、功利主義法學產生的科學文化條件

三、功利主義法學產生的傳統因素

四、法學領域——功利主義思想的「搖籃」

第三節 功利主義法學的理論淵源

一、功利主義法學的醞釀

二、17—18世紀中葉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功利主義法學

三、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功利主義法學

第二章 邊沁的功利主義法律思想

第一節 邊沁的生平與重要著作

第二節 功利主義基本原理

一、「避苦求樂」的功利主義

二、功利的分類和計算

三、功利的實現——制裁

四、「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

第三節 國家和政府理論

一、國家的起源和目的

二、民主政體是理想的政體

三、國家主權理論

第四節 功利主義的法律觀

一、法的定義

二、法的要素和特徵

三、法律的分類

四、法律的功能

第五節 立法思想

第六節 刑法思想

一、犯罪的概念

二、犯罪的分類

三、確定犯罪輕重的原則

四、刑法的基本原則

五、刑罰的種類及其適用

六、死刑存廢論

第七節 犯罪控制思想

一、「懲惡於後」的事後控制

二、「防惡於前」的事前預防

第八節 法制改革思想

一、法制改革的背景和理論基礎

二、法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 詹姆斯·密爾和奧斯丁的功利主義法律思想

第一節 詹姆斯·密爾的功利主義法學

一、詹姆斯·密爾的生平與重要著作

二、功利主義的心理學基礎

三、詹姆斯·密爾的政府理論

四、詹姆斯·密爾的法理思想

五、詹姆斯·密爾對國際法的卓越貢獻

第二節 奧斯丁的功利主義法律思想

一、奧斯丁的生平與重要著作

二、功利主義的法律觀

三、國家主權和政府理論

四、法理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五、法律的定義和特徵

六、法的類型

七、奧斯丁法律思想的影響[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