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原圖鏈接圖片來源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1999年馬爾克斯罹患淋巴癌,2012年患老年痴呆症。2014年4月17日,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歲。 [1] 

人物簡介

加夫列爾·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

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繼續其文學創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1982年,哥倫比亞發生地震,他回到祖國。1999年得淋巴癌,此後文學產量遽減,2006年1月宣布封筆。馬爾克斯家族有老年痴呆遺傳史,馬爾克斯在患淋巴癌後為了抗癌接受了化療,導致大量腦部神經元缺失,這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歲。[2] 

個人作品

[3] 

  • 1947年-《第三次辭世》
  • 1955年 - 《枯枝敗葉》(La hojarasca)
  • 1958年-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 scriba)
  • 1962年 - 《格蘭德大娘的葬禮》(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 1962年 - 《藍寶石般的眼睛》(Ojos de perro azul)
  • 1962年 - 《惡時辰》(La mala hora)
  • 1964年 - 《百年孤獨》(Cien años de soledad)(備註:小說單行本於第二年出版)
  • 1970年 - 《落難海員的故事》(Relato de un náufrago)
  • 1972年 - 《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 1975年 - 《家長的沒落》(El otoño del patriarca)
  • 1981年 -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1990年被李少紅、蕭矛改編成電影《血色清晨》)
  • 1982年-《番石榴飄香》(El guayava común agita la fragancia)
  • 1985年 - 《霍亂時期的愛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 1989年 - 《迷宮中的將軍》(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 1992年 - 《奇怪的朝聖者》(Doce cuentos peregrinos)
  • 1994年 - 《關於愛和其它惡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 1996年 - 《綁架》(Noticia de un secuestro)
  • 2004年- 《苦妓追憶錄》(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
  • 2010年-《我不是來演講的》(yo no vengo a decir un discurso)

獲得獎項

  • 1962年 - 《惡時辰》獲埃索獎。
  • 1969年 - 《百年孤獨》獲意大利基安恰諾獎。
  • 1969年 - 《百年孤獨》獲法國最佳外國作品獎。
  • 1971年 - 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稱號。
  • 1972年 - 獲拉丁美洲文學最高獎——加列戈斯文學獎。
  • 1981年 - 獲法國政府頒榮譽軍團勳章。
  • 1982年 - 獲諾貝爾文學獎。[4]
  • 1982年 - 獲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 2006年 - 獲第26屆《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改編電影

2007年,邁克·內維爾導演,賈維爾·巴登、喬凡娜·梅索茲毆諾主演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電影海報,算是最為著名的馬爾克斯電影作品,但為了它的版權,好萊塢知名製片人斯坦多夫軟磨硬泡了三年,最後用了苦肉計,表示自己會像主角阿里薩那樣,一直磨夠50年,這才最終打動馬爾克斯,耗資300萬美元拿下此戰。[5] 馬爾克斯自己原本也算得上是一名劇作家,他的幾部重要作品都親自參與編劇,如《霍亂時期的愛情》、《苦妓追憶錄》、《沒人寫信給上校》、《事先張揚的殺人事件》等。但他影響最大的代表作《百年孤獨》卻一直未能搬上銀幕。[6] 法國雜誌《巴黎評論》曾問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何時拍電影,馬爾克斯與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曾在1990年的新拉美電影節會晤,後曾公開表示《百年孤獨》僅黑澤明能拍電影。然而黑澤明不久卻去世了,馬爾克生前曾力阻他人的一切將《百年孤獨》改編電影的努力,另外電影界也公認《百年孤獨》內容過於龐雜改編電影難度太高,所以至今尚無電影人去做這一努力。

人物影響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自1967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影響之大,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 馬爾克斯不僅因其豐富的文學創作在世界文壇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還以其深刻獨到的文學創作觀和美學追求著稱於世。馬爾克斯的創作立足於拉美大地,懷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現人民的生活和鬥爭,鞭撻各種各樣的邪惡勢力,同情弱小,反對強暴,表達人民對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會問題,暴露形形色色的社會流弊等等,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現實,展示當代拉美的社會面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思想

馬爾克斯與其說是一位因孤獨而出名的作家,莫如說他是因譴責孤獨而出名的。馬爾克斯在努力地提醒人類,孤獨是一種異乎尋常的現實,一種每一分鐘都發生在世界範圍內的實驗。「這一現實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它每時每刻都決定着我們每天發生的不可勝數的死亡。這個非凡的現實中的一切人,無論詩人、乞丐、音樂家、戰士,還是心術不正的人,都必須儘量地求助於想像。因為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缺乏為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可信而必須的常規財富。朋友們,我就是我們的孤獨之癥結所在。」無知會造成孤獨,自私會造成孤獨,競爭與比較同樣會造成孤獨,而貧窮更是一種孤獨,是孤獨中最刻骨銘心的一種——甚至可能使一個落後的民族沉淪或枯萎。孤獨是文明真正的敵人,不管它是來自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但孤獨究竟為何物,僅靠馬爾克斯一人,無法解釋清楚。馬爾克斯的意義在於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問題,關注自身的命運以及別人(哪怕發生在另一個國度、地區或另一半地球)的命運:「如果不具體地採取合法的行動支持那些幻想在世界的分配中享有自己的生活的人民,僅僅同情我們的夢想不會使我們對孤獨的感覺有所減少。」馬爾克斯所謂的孤獨,主要是建立在貧窮的基礎上的。其實,物質上有限的孤獨,導致的是精神上無限的孤獨——孤獨這個概念比馬爾克斯所理解的還要廣大。不管怎麼說,人類雖然還無法詳盡地解釋孤獨,但畢竟開始嘗試着解剖孤獨——逐漸意識到孤獨的存在及其危害,在這樣的努力中。孤獨會變得渺小的,至少不再那麼可怕。 [7]

視頻


馬爾克斯實錄

視頻


老梁:馬爾克斯,百年並不孤獨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