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加島陸鬣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加島陸鬣蜥,是一種屬於美洲鬣蜥科的蜥蜴,也是陸鬣蜥屬兩個物種的其中之一,是帕戈斯群島有種。由於是變溫動物,因此加島陸鬣蜥白天時會停留在火山岩上曬太陽;到了晚上則到洞穴中睡覺,以維持體溫。通常為草食性,不過有些個體具有機會性質的肉食行為。加島陸鬣蜥壽命約60歲。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爬蟲綱

目: 有鱗目

科: 美洲鬣蜥科

屬: 陸鬣蜥屬

種: 加島陸鬣蜥

體長:100厘米以上

體重:13公斤

生命:約60歲

食性:草食性

繁殖:每窩產2-25顆卵

習性:白天曬太陽,晚上睡覺

分布:加拉帕戈斯群島

外形特徵

加島陸鬣蜥頭體長100厘米以上,重量13公斤。大小依其所棲息的島嶼而有所差異。 棲息於不同島嶼上的加島陸鬣蜥族群,在型態與體表色彩上有所差異。其屬名「Conolophus」是源自希臘文的「cono」(多刺的)與「loph」(背脊),意指其排列於背上的尖刺。而種小名「subcristatus」則是源自拉丁文中的「sub」(低矮的)與「cristatus」(背脊),意指這種鬣蜥背上的尖刺比起其他種類的鬣蜥更短。 19世紀時,到此探險的查爾斯·達爾文曾對加島陸鬣蜥有如此的描述:「難看的動物,下半部呈橘黃色,上半部呈紅褐色,由於低面角(low facial angle)的緣故,使它們的外表看起來格外地愚蠢。」

生長繁殖

加島陸鬣蜥的性成熟大約發生於出生後8到15年之間,差異出現於不同島嶼上的族群,而交配期也同樣依島嶼而定。在交配過後,雌性鬣蜥會遷移到沙地築巢,並在一個深約40厘米的凹洞中產下2-25顆卵,下蛋時間約在90天到120天後。 在南普拉薩島上,加島陸鬣蜥與加拉巴哥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或稱海鬣蜥)的生活領域發生重疊,而兩種動物因而發生種間雜交,產生一些同時含有兩物種特徵的後代。這些雜交產生的個體長得像是雄性海鬣蜥與雌性陸鬣蜥的合體。雖然親代是來自兩個不同屬的物種,但仍可存活,只是不具繁殖能力。

地理分布

加島陸鬣蜥生存於加拉帕戈斯群島,主要棲息於其中的費爾南迪納島(Fernandina Island)、伊莎貝拉島(Isabela Island)、魯茲島anta Cruz Island)、北西摩島(North Seymour Island)、西班牙島(Espanola Island)以及拉薩島outh Island)。

生存狀況

原本由人類所帶來,並在此野化的動物,是加島陸鬣蜥最主要的生存威脅。野狗和野貓會攻擊這些鬣蜥,並破壞它們的巢穴。而且由於數百萬年來加拉巴哥群島的孤立,鬣蜥們並未發展出逃離掠食者的能力。野豬在覓食的過程中,也會破壞鬣蜥巢穴,甚至吃掉產於其中的卵。此種現象普遍發生於塞羅阿蘇爾火山(Cerro Azul volcano)地區以及伊莎貝拉島上。此外,引進此地的山羊也與鬣蜥在食物及水的來源上發生競爭。山羊的覓食行為連帶也影響了加拉巴哥鷹(Buteo galapagoensis)的生存。 有一個將加島陸鬣蜥重新引入巴爾特拉島(Baltra Island)的計劃。原來居住在這座島上的陸鬣蜥遭過去駐紮於此的士兵當成射擊標靶來作娛樂,因而在1954年完全滅絕。不過在1930年代,美國報紙發行人威廉.藍道夫.赫斯特曾將這座島上的陸鬣蜥帶到幾百米遠的北西摩島上(而且當時北西摩島還沒有鬣蜥生存,原因不明),這些陸鬣蜥因此成為查爾斯·達爾文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的保留品系,用來重新引入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其他區域。

知 識

加拉帕戈斯群島又稱科隆群島(西班牙語:Islas Galápagos,官方名稱Archipiélago de Colón),位於太平洋東部,屬厄瓜多爾管轄的火山群島,面積7976平方公里,離厄瓜多爾本土1100公里,為加拉帕戈斯省,西班牙語中Galápagos指為烏龜。科隆群島最先由巴拿主教托馬斯·德·貝蘭加用文字提及。[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