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百列·克萊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加百列·克萊姆(GabrielCramer),瑞士數學家。1704年7月31日於日內瓦出生,1752年1月4日於法國逝世。瑞士數學家,其最著名的工作是他1750年發表在代數曲線方面的權威之作;它最早證明一個第n度的曲線是由n(n+3)/2點來決定。
基本內容
加百列·克萊姆(Gabriel Cramer, 台灣 教科書多譯作 克拉瑪。1704年7月31日於 日內瓦出生,1752年1月4日於 法國塞茲河畔巴尼奧勒逝世), 瑞士 數學家,
克萊姆早年在 日內瓦讀書,1724年起在日內瓦 加爾文學院任教,1734年成為幾何學教授,1750年任哲學教授。他自1727年進行為期兩年的旅行訪學。在 巴塞爾與 約翰·伯努利、 歐拉等人學習交流,結為摯友。
後又到 英國、 荷蘭、法國等地拜見許多數學名家,回國後在與他們的長期通信 中,加強了數學家之間的聯繫,為數學寶庫也留下大量有價值的文獻。他一生未婚,專心治學,平易近人且德高望重,先後當選為 倫敦皇家學會、柏林研究院和法國、意大利等學會的成員。首先定義了 正則、非正則、超越曲線和無理曲線等概念,第一 次正式引入 坐標系的 縱軸(Y軸),然後討論曲線變換,並依據曲線方程的階數將曲線進行分類。為了確定經過5個點的一般二次曲線的係數,應用了著名的「 克萊姆法則」,即由線性方程組的係數確定方程組解的表達式。
該法則於1729年由英國數學家馬克勞林得到,1748年發表,但克萊姆的優越符號使之流傳。其最著名的工作是他1750年發表在 代數曲線方面的權威之作;它最早證明一個第n度的曲線是由: n(n + 3)/2點來決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