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洛爾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加西亞·洛爾卡 Garca Lorca,Federico,(1898年6月5日-1936年8月19日)出生於格拉納達的豐特瓦克羅斯小鎮,11 歲時舉家搬遷至格拉納達。是20世紀西班牙最重要的詩人和劇作家。
高中畢業,進入當地的聖心大學讀法律,隨即出版平生第一本詩集《印象及風景》。[1]
大學畢業後從事戲劇和詩歌創作,同時參加組織反法西斯聯盟。曾率劇團赴各地演出。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在格拉納達省的比斯納爾鎮遭法西斯分子殺害。他在西班牙內戰開始時被國民黨軍隊殺害,他的遺體從未被發現。
代表劇作有《瑪里亞娜·皮內達》、《鞋匠婆》、《老處女》等。
超前表現後現代主義
格拉納達大學文學教授安德烈斯認為,在洛爾卡身上已經超前表現出了後現代主義對於印刷文字的不信任,他崇尚自發性的詩歌創作和弗拉門戈演出。現時流行的「當下」,「詩意衝擊」,在七十年前已由詩人率先實踐。這種自發性更源於洛爾卡內心爆發要劃破黑暗的精神,現今年輕一代,都仍然在尋求。 [2]
藝術創作
早期詩作《詩篇》和《歌集》多借鑑謠曲民歌,富於鄉土氣息。1927年發表成名作《吉普賽謠曲》。整部作品採用謠曲形式,或自由歡快,或哀惋悽惻,膾炙人口,動人心弦。其中流行最廣的是《蕩婦謠》、《憲警謠》、《月亮謠》和《夢遊謠》。其他詩集有《深歌集》、《在紐約》和《致伊格納西奧·桑切斯·梅西亞斯的輓歌》。《 深歌集》是一部以民歌形式寫成的抒情詩,表現了安達盧西亞的風土人情。《在紐約》寫詩人在紐約的所見所聞,表達了詩人對美國現行社會制度的懷疑和對美國勞動人民的同情。
戲劇創作的成就超過詩歌創作。其中《血姻緣》、《葉爾瑪》和《貝爾納達·阿爾瓦之家》被多次搬上舞台,久演不衰。《血姻緣》是一出3幕悲劇,寫安達盧西亞農村的愚昧落後和腐朽的傳統對理智與人性的扼殺 。《葉爾瑪》和《貝爾納達·阿爾瓦之家》表現的也都是悲劇主題。前者寫女青年葉爾瑪嫁給富裕農民胡安以後,不但得不到愛情,而且被剝奪了最起碼的自由和做母親的權利。最後,胡安被神經錯亂的葉爾瑪殺死在床上。後者寫一位封建專制的母親為了替死去的丈夫守孝,把自己的家變成了一座與世隔絕的牢房。她不但自己足不出戶,終日禱告,而且強迫她的女兒們守身如玉,不戀愛、不婚嫁。其他劇作有《瑪里亞娜·皮內達》、《鞋匠婆》、《老處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