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加里東造山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加里東造山帶(Caledonides)是歐洲的早古生代造山帶。它從愛爾蘭、蘇格蘭西北延伸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因為它起因於早古生代的加里東造山運動,故名。在斯堪的納維亞,加里東造山帶的東南前沿保存得相當完好,從造山帶向東推掩到波羅的地盾上的逆掩岩席的位移量達100千米以上。帶內岩石變形和花崗岩化非常強烈,其構造關係很難弄清。造山帶的西北前沿已被大西洋所截,只在英國西北部尚有保存,其逆沖斷層指向西北方。在英國,東南加里東造山帶前沿出露不好,大部分已被後期沉積掩蓋,出露的古生代地層褶皺也比較寬 緩。[1]

加里東運動是古生代早期地殼運動的總稱。泛指早古生代寒武紀與志留紀之間發生的地殼運動,屬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歐洲普遍用於早古生代變形的名詞。以英國蘇格蘭的加里東山而命名,志留系及更早地層被強烈褶皺,與上覆泥盆系呈明顯的不整合接觸。形成從愛爾蘭、蘇格蘭延伸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加里東造山帶。

加里東運動在寒武紀時最主要的地殼變動為升降運動。自早寒武世開始海侵,中寒武世海侵達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陸台和印度陸台的北部;到晚寒武世時,由於有些地方陸地開始上升,故海水面積相對縮小,特別在西伯利亞陸台。寒武紀時,亞洲各大地槽帶都沉積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層。志留紀時,在陸台區和中央哈薩克斯坦等大地槽區,有大規模的海侵。整個寒武紀和志留紀末期以前,亞洲陸台基本上是沉降時代和海水侵入時代,這是加里東運動的前半期。 志留紀末泥盆紀初,亞洲在很多地區發生了褶皺運動。在原來的許多大地槽中,發生了大規模的海水後退,形成眾多高山。這一階段是加里東運動的後半期,亦即造山時期。貝加爾湖沿岸諸山東薩彥嶺、西薩彥嶺、葉尼塞山脈庫茲涅茨阿拉套山阿爾泰山唐努烏拉山、杭愛山以及我國華南的加里東褶皺帶,都是這一階段形成的。至此,亞洲原有的地槽縮小了,而陸台卻擴大了。[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