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篇~雜食性鳥的種類(鷯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動物篇~雜食性鳥的種類(鷯哥)
目錄
鷯哥
鷯哥(學名:Gracula religiosa):是雀形目椋鳥科的鳴禽。體形較大,體重165-258克,體長234-304毫米。全身大致為黑色具紫藍色和銅綠色金屬光澤。特徵為頭側具桔黃色肉垂及肉裾,雌雄相似。善鳴,叫聲響亮清晰,能模仿和發出多種有旋律的音調。
多成對活動,有時結群。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常與八哥、椋鳥等合群在果樹上覓食。尤常見於林緣及林間小面積的開闊地上,嗜吃野果,兼吃昆蟲。繁殖期為2-5月,一年繁殖1-2次。每巢產卵3-4枚,孵卵以雌鳥為主,雄鳥有明顯護巢現象。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中國。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鷯哥
- 拉丁學名:Gracula religiosa
- 別 稱:秦吉了、九宮鳥
- 界 :動物界
- 門 :脊索動物門
-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 :鳥綱
- 亞 綱:今鳥亞綱
- 目 :雀形目
- 科 :椋鳥科
- 屬 :鷯哥屬
- 種 :鷯哥
- 亞 種:7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Common Hill Myna
- 英文名稱:Hill Myna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緣疏林地區較常見,也見於耕地、曠野和村寨附近的小塊樹林中。
形態特徵
鷯哥通體黑色,頭和頸具紫黑色金屬光澤。眼先和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頂中央羽毛硬密而捲曲,雄性成鳥嘴鬚髮達;額至頭頂輝黑色,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後有兩片桔黃色肉垂;眼下後方部分裸露;上體的後頸、肩和兩翅內側覆羽均為輝紫銅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呈金屬綠色;飛羽黑色,第2-7枚初級飛羽內翈橫貫白斑,飛翔時更為明顯;尾羽黑色,沾輝綠色。頦、喉至前頸紫黑色;前胸銅綠色;腹部藍紫銅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羽端具狹窄白色羽緣。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幼鳥上體褐黑色;頭後肉垂缺如;頭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鳥顯著。兩脅和腹部具狹窄白色羽緣。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虹膜暗褐,外圈白色;嘴峰桔紅色;跗蹠檸檬黃色;肉垂及裸露臉部黃或深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65-258克,♀168-233克;體長♂255-304毫米,♀234-295毫米;嘴峰♂23-24毫米,♀23-28毫米;翅♂155-173毫米,♀153-172毫米;尾♂64-92毫米,♀65-86毫米;跗蹠♂30-39毫米,♀31-38毫米。 [4] (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1] 常聚3-5隻的小群活動,冬季則多集成10-20隻的大群。社會性行為極強,若其群中的一隻鳴叫,其他鳥則長時間地在附近徘徊鳴叫。鳴聲清脆、響亮而婉轉多變,繁殖期間更善鳴叫,常常彼此互相呼應。多變,而且能模仿其他鳥類鳴叫、甚至學會簡單的人類語言。 主要以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無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實和種子。嗜吃野果。果樹上的果實成熟期間,尤其是無花果或類似多果肉的果實成熟季節,常和其他嗜吃果實的鳥類大群光臨。也兼吃昆蟲,如蚱蜢、白蟻等。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喬木上,常成對或2-3對在同一樹上或鄰近樹上繁殖。巢位多選擇在死樹或腐朽樹木上的天然樹洞中,常常利用舊巢,也能用嘴將小的洞口擴大和清理出洞內的木質。巢內有時墊有枯草葉、羽毛和蛇皮,有時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3枚。多為3枚。卵藍綠色,有時被有深栗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3-38毫米×24-26毫米,平均36.5毫米×25.5毫米。
新手如何在八哥和鷯哥之間做選擇
[2] 提起會模仿人類說話的鳥有很多,八哥和鷯哥最具有代表性,八哥和鷯哥的種類都比較多,我們這裡說的是最常見的人工繁殖的,如圖:左邊是鷯哥,右邊是八哥,首先在食物上,鷯哥的要求比較細些,八哥對食物要求不算高,鷯哥的身體體質沒有八哥強,八哥比較潑皮。從外貌上看,八哥以全身黑色為主打色,乍眼一看頗似烏鴉,它兩者可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烏鴉體長50厘米左右,八哥20厘米左右,相差一半多呢),八哥的嘴和爪子都是黃色的,在兩翅和尾部有少許白色點綴,飛行時尤其明顯,從上面看就如「八」字,八哥喜歡水浴,在炎熱的夏季每天或隔一天給它一次水浴,一邊水浴一邊鳴唱是它最大的享受,八哥是南方鳥種,天性怕冷,所以要給它套個籠衣。鷯哥的個頭比八哥大,一般身長約28厘米,最大的不過30厘米,有耳垂,八哥個頭要小一些,沒有耳垂,頭頂上有冠羽,鷯哥頭頂沒有,就學話能力方面,鷯哥學舌能力較強(就是學人說話能力)於八哥,能夠模仿人類說話以及其他鳥類的鳴叫,但是八哥也有優點,喜歡熱鬧,特別是在人多的時候愛顯擺,還比較粘人聽話,臨時放出來手玩也放心不會飛走,鷯哥可就不行了,所以有人打了個這樣的比喻,八哥的脾氣像狗,鷯哥的脾氣像貓。就個人觀點,從綜合素質來看,養八哥好過於鷯哥,優勢是---溫順易訓,容易飼養,粘人聽話,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關於學話,的確八哥和鷯哥比相差挺大,八哥只能模仿聲音,不能模仿音調,鷯哥說話特逼真,會說的話也比八哥多,但並不是所有的鷯哥都比八哥強,飼養的好八哥也能和鷯哥說一樣多的話,鷯哥養不好也一樣不會說話。僅供參考。
鷯哥怎麼才能說話 鷯哥學說話訓練注意事項
鷯哥怎麼才能說話,鷯哥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學說話,所以許多人養它為了在平凡的生活中增加點樂趣。但是要想鷯哥說吉祥話或是你想要它說的語句,這可不是天生就能的,還是需要科學的訓練和教學。下面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鷯哥怎麼才能說話?有哪些教學方法。
鷯哥怎麼才能說話
1.時間:調教鷯哥要選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具體來說就是日出之後和日落之前,因為那個時段的鳥兒最興奮;再者這時鳥尚未飽食,教學效果效好。
2.環境:要安靜,不能有嘈雜聲和談話聲,否則易分散鳥的注意力,也會學到不應該學的聲音。因此最好選擇在安靜的室內進行教學。
3.內容:開始時要選擇簡單的短句,如「你好」、「歡迎——歡迎」等,教時發音口齒要清晰,不能含糊,且發音要緩慢些,不能太急。每日要反覆對鳥教同一語句,不應該有變換,如用錄音機播放效果會更好些,也比較省力。一般一句話教一周左右即能學說,能學說後再鞏固幾天,再教第二句。
鷯哥學說話訓練注意事項
[3] 1.鷯哥學說人語不用捻舌。捻舌與否對鷯哥學說語並沒有科學依據和顯著作用,因為捻舌與否的鷯哥的幾率是一樣的。因為多數鳥的發音器官是位於氣管下端、支氣管分支處的「鳴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縮而發音的,而人的聲帶是在氣管上端。
2.調教鷯哥學唱和說話應從幼鳥開始。其生性膽怯怕驚,不宜外出遛鳥,可在家中籠養喜鵲等鳴禽,或播放鳴禽鳴唱錄音及其它欲教會其鳴唱的聲響錄音。經過訓化,鷯哥不但對人的畏懼心理可以得到改善,還能學會許多種鳥和動物的叫聲。
3.鷯哥接受能力頗強,千萬別在它面前說一些無聊或罵人的話,免得被其學會有辱養鳥之文明初衷。
4.從換羽開始後是學話的黃金階段(也就是最好從三四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訓練)。大概1星期就可學會一句話。進入冬季結束。當年幼鳥的學話能力基本定性。
5.調教的時間也不用太長,每次個把鐘頭就行了,半個小時也行,反正是「輕數量、重質量」,時間太長反而會讓鷯哥產生「厭學」情緒。雖然鷯哥天生愛模仿,但做久了也很辛苦,主人要給予物質獎勵,在鳥兒學得比較好的時候給它蟲子吃。
鳥對清脆的聲音比如女人或孩子的聲音比較敏感,從小由人工飼養大的鳥,較早習慣人講話的聲音,比較容易訓練。訓練鳥學講話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恆,與鳥說話的時間愈多,它就能學得越快。訓練時把句子拆成較短詞句,在鳥能成功的模仿短詞句後,再繼續連貫下去。
另外,用清脆的女聲錄音帶有節奏地反覆播放的訓練方法,較果也不錯。訓練時,主人最好呆在鳥籠旁邊,以提高鳥的適應性。一般來說聰明的鳥7-10天可學會一句短詞,一個月可學會幾句短詞句。
溫馨提示:《此鳥不是餐桌上食品,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
动物篇~杂食性鸟的种类(鹩哥)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動物篇~雜食性鳥的種類(鷯哥)的詳情介紹
- ↑ 新手如何在八哥和鷯哥之間做選擇愛心家餚美食
- ↑ 鷯哥怎麼才能說話愛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