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勞動合同成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勞動合同成立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勞動合同成立,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協議而建立勞動合同關係。雙方在勞動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即代表勞動合同成立,但是勞動合同的成立並不代表着合同生效,只有勞動合同符合法定及約定要件才能生效。勞動合同的成立,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協議而建立勞動合同關係。雙方在勞動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即代表勞動合同成立,但是勞動合同的成立並不代表着合同生效,只有勞動合同符合法定及約定要件才能生效。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則勞動合同的生效時間一般應從勞動合同簽訂時,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文體上簽字之日起計算。簽字日期與合同約定的日期應是同樣的。如果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合同生效的日期,則應從合同生效日期計算。

對於勞動合同終止的截止日期的計算,應以勞動合同期限終止日期最後一天的24時為準。如果有工作任務超過最後一天24時的,應以完成工作任務的時間作為合同終止的時間。

勞動合同成立要件

勞動合同的成立要件是:

1、存在能夠訂立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

2、當事人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

勞動合同生效

勞動合同生效,是指具備有效要件的勞動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內容產生了法律效力,這時勞動合同的內容才對簽約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勞動合同法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什麼是生效呢?是指具備有效要件的勞動合同的內容產生了法律效力,對訂立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從勞動合同法規定看,勞動合同經勞動者與企業簽字或者蓋章就生效,不以勞動者何時到企業工作來決定生效時間。

這是因為勞動合同生效與建立勞動關係,依據勞動合同法是可以分別發生的法律情形。即:勞動合同可以訂立在建立勞動關係之前、之時或者之後。勞動合同的生效和勞動關係的建立是兩回事,勞動關係的建立是以企業實際用工為標誌,勞動合同雖然生效,如果沒有發生實際用工,勞動關係並沒有建立。

勞動合同法第16條所規定的是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的生效時間.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合同生效的時間和條件,即訂立了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的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所附條件具備或者所附期限到期,勞動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如果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間不一致的,應以最後一方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準。如果有一方沒有寫簽字時間,那麼另一方寫明的簽字時間就是合同的生效時間。

規定勞動合同生效的意義,在於如果企業不履行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可以要求企業履約;如果勞動者不履行勞動合同約定,企業也可以要求勞動者履約。否則,都要承擔違約責任。實踐中,如果因一方不履行已生效的勞動合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違約一方還要賠償對方相應的損失。

勞動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區別

1.勞動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法律概念。當事人雙方就勞動合同內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即告成立。因此,勞動合同成立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確立勞動合同關係。

2.勞動合同成立並不意味着勞動合同一定生效。勞動合同生效是指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時間。

3.勞動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對當事人雙方都有約束力。因此,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其生效的時間始於合同簽訂之日。

4.勞動合同簽訂後,需要鑑證或公證的,其生效時間始於鑑證或公證之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