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鑄就中國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勞動鑄就中國夢》簡介:6集紀錄片《勞動鑄就中國夢》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特別充分體現習總書記關於勞動的重要論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精神,以勞動鑄就中國夢為主題,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以中國故事為基點,突出思想性,體現生動性,增強傳播力。通過拍攝可知感的人物故事對「勞動鑄就中國夢」這一核心主題進行電視化地表現,勞動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氣質,也是最接地氣的一種行為。本片選取具有時代特徵的典型人物,用講故事的方式,充分運用電視畫面、場景、細節等表現方式,展現人物內心的真實情感,講述普通勞動者的故事。
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從西方國家的攝影師來中國拍新聞片開始的。19世紀末,外國攝影師拍攝了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同時又拍攝了紀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風貌的影片。以後在20世紀初拍攝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喪等新聞片 [1]。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除日本攝影師拍攝了《辛亥鱗爪錄》外,中國攝影師朱連奎等也拍攝了反映武昌起義的《武漢戰爭》,稍後一些,又拍攝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戰爭》。1918年前後,商務印書館拍攝了一些以時事和風景為內容的紀錄短片:《歐戰祝勝遊行》、《第五次遠東運動會》以及《南京名勝》、《西湖風景》等 [2]。
目錄
分集劇情
《勞動鑄就中國夢》 第一集 勞動改變命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新中國成立後,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短短几年時間裡,原子彈爆炸成功,人造衛星升空,宣告着新中國正在追趕着世界。而這背後,是一批批像鄧稼先、李四光等這些默默奉獻着的勞動者,也是一批批無名勞動英雄,用他們的雙手艱辛地付出,加快了追趕的速度。在第三套人民幣上,勞動人民的群像成了人民幣的圖案形象。紅旗渠就是當時勞動者火熱建設場面的一個縮影,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勞動精神。新時代下,改革開放帶來了嶄新機遇,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企業。這一切,都寄託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這一切,都根植於一個個普通勞動者的辛勤、誠實、極具創造性的勞動之中。
《勞動鑄就中國夢》 第二集 勞動創造財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勞動創造人類財富是千古不變的鐵律。無論是世界頂級富豪「股神」巴菲特、「老乾媽」陶華碧,還是白手起家,公司年銷售額近3000億的魏橋集團董事長張士平,當他們發自內心地總結人生經歷和財富秘密時,得出近乎一致的答案就是辛勤的勞動。此外,高鐵經濟的創造者,將用自己的真實故事,為我們揭開財富背後的真正答案。
《勞動鑄就中國夢》 第三集 勞動點亮智慧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從四大發明到經書典籍,都融匯着無數的智慧,這一切,都源自於勞動的付出。唯有勞動,才能點亮智慧之光。從兩彈一星到嫦娥探月,從第一艘潛艇到蛟龍入海,從雜交水稻到基因組芯片,從第一代計算機銀河到今天的互聯網大數據,僅僅六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從一個農耕社會轉變成現在這樣一個現代、發達的國家。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是智慧的力量,是無數科學工作者創造性勞動的力量。藝術,源自勞動,又升華勞動,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羅中立的《父親》描繪的既是千千萬萬個父親的形象,也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農民形象的濃縮。
視頻
勞動鑄就中國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西太后光緒帝大出喪 (1908),豆瓣
- ↑ 中國紀錄片發展歷程,道客巴巴,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