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勤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勤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勤學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於學習。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它而今是勤學好問便諡之以文。"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勤學 [1]

作品出處 《朱子語類·論語》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餘姚(今屬浙江)人。因曾在陽明書院講學,世稱陽明先生。1499年(弘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因上疏救戴銑等官員,得罪權臣劉瑾,受廷杖,謫為貴州龍場驛丞。劉瑾被誅後,起用為廬陵知縣,遷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擢南京太僕少卿,就遷鴻臚卿。後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因鎮壓農民起義與平定宗室朱宸濠叛亂,封為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卒諡文成。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儒家代表人物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文學家。為文主張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其文平易暢達,自成一格。《四庫全書總目》稱其"為文博大昌達,詩亦透逸有致"。著有《王文成公全書》。

散文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勤學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游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1)。

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2),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3),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

作品注釋

(1)確:堅實。

(2)儕輩:同輩。

(3)樂易:愉快和藹而又平易近人。

作品譯文

已經立志做君子,自然應該努力求學問。凡是學得不夠勤快的人,一定是因為它所立的志還不夠深切。跟着我求學的人,我不會把天資聰明當作是高級的,我反而是把勤勞確實謙虛自處當作高尚。各位試著觀察同學之中:如果有「肚子裡明明空空的,卻假裝很充盈;明明是沒學問,卻假裝很有學問」,隱藏自己的短處、妒忌別人的長處,自我中心、自以為是,說大話來欺騙別人這樣的人,就算那種人天資很高超,同學們不會討厭他嗎?不會輕視他嗎?他就算用那種方式來欺騙別人,別人就真的會被他所欺騙嗎?會有人不在背後偷偷的嘲笑他嗎?如果有人以謙虛緘默自我要求,以沒有能力的態度自處,深切地立志又努力實踐,勤奮向學又喜好提問,稱讚他人的優點,責怪自己的缺點;跟從他人的長處,揭明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和樂平易,外在跟內在完全相同,就算那種人自居 無能,而不求超越別人,別人就真的會以為他無能嗎?有人不敬重他嗎?各位同學看看這兩種人,就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態度求學了。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六。王守仁在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時作《教條示龍場諸生》四則,包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裡所選的是《勤學》一則。文章不是從正面來勸學,而是通過正反對照,讓學子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富有啟發性。全篇文字簡潔,句式整齊,僅用二個對比反詰,就把問題說清楚了,頗有啟示後學的作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