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公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公祠,位於安徽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72號,是包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在此修建包公書院,後易名為包公祠。這個高地又有「香花墩」的雅號。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中文名稱:包公祠

地理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72號

開放時間:8:00至18:00

著名景點:清風閣

修建時間:明弘治元年(1488年)

別 名:香花墩

簡介

合肥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三面臨水,蓮荷盈盈,綠樹掩映。由於包拯是人們傳頌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聞名遐邇,其與逍遙津明教寺合稱為合肥三大古蹟。

包公祠位於包公文化園內的香花墩上,據《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讀書處,本為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另據碑文記載: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廟,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字克明)見小洲環境風景幽雅,遂將小廟拆除,改建為「包公書院」,並改洲名為「香花墩」。1539年,御史楊瞻把「包公書院」易名為「包公祠」。

太平天國時期,合肥包公祠毀於戰火。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李鴻章籌白銀2800兩加以重建,規模依舊,只增添了東西兩院。當祠堂落成之時,李鴻章曾寫一匾額,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時任湖廣總督、因母喪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掛上「色正芒寒」的橫匾。李鴻章不好相爭,又不願屈居偏旁,只得另寫一篇《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刻石於祠後。這塊碑文如今已移到享堂正殿左側。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築就是清代光緒年間由李鴻章籌銀重建的。

公祠大門前有一座白底黑框牆,稱為照壁。照壁前後正中均繪有一葉青荷,青荷側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為出污泥而不染[1]。包公祠大門的門樓兩邊立着一對「抱鼓石」,它與祠內正殿兩旁的兩隻石獅,都是古代象徵威嚴和權力的建築。據稱在古代,只有帝王將相、文武百官的王宮、官衙、府第門前才可以建有。跨過山門,踏着翠色籠煙、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迎面而來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橋,橋頭左右分立兩隻石獅。越過綠樹蔭庇下的小橋便是白牆青瓦構築的三合古院。兩扇黑漆山門上,是隸書「忠賢將相」、「道德名家」的對聯。東西兩邊側門,分別題寫着「頑廉」、「懦立」(「頑廉懦立」是成語,意思為使貪婪的人廉潔,使懦弱的人立志)。整個祠的外觀看上去古樸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從山門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灣香客贈送的鑄鼎香爐,後立新加坡香客贈送的銅製香爐。五開間的包公祠正殿(又稱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約八尺,一手執笏,一手握筆,古銅色的臉龐上,濃眉長髯,神情端莊嚴肅。這座塑像為後來重塑,原來的塑像白面長須,手捧朝笏,威嚴之中又有慈祥之態,比較準確地再現包公的本來面貌,可惜毀於「文革」之初。包拯塑像的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懸着五方橫匾,正中匾額上的「色正芒寒」四個大字,為李鴻章之兄李瀚章所題。左匾上「節亮風清」四字,為清乾隆年間廬州知府肖登山所題;右匾上「廬陽正氣」四字,為光緒年間左錫旋所題。殿的上上下下,到處都可以看到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聯。

包拯塑像的左面陳列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右側牆壁上,鑲嵌着一塊質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肅公遺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遺像給人以面如鐵、氣如虹、鐵骨錚錚的包青天形象。這方石刻是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請工匠以包拯在開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畫像為藍本雕刻而成,據說是包拯的真容。畫上的包拯頭戴烏紗帽,身着紫羅袍,腳蹬粉底靴,白臉長須,書生氣派。因身材較矮,顯得帽翅格外長。過去,包家子孫在介紹畫像的來歷時,常常談及一個傳說。說包拯在開封府時,經常要深入現場辦案,百姓為了爭看他的風采,往往把他擠得寸步難行。後來,仁宗皇帝知道這事,就賜給他一頂特製的烏紗帽,帽翅比別的官吏要長三寸,並下令: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殺無赦。由於包拯愛民如子,不忍加害於民,所以每逢他步行辦案之時,就由隨從高聲吆喝:聖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殺。百姓聽到後,便紛紛讓出一條路來。

享堂的東壁立有一方石刻《包拯家訓》。享堂西壁還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贓吏疏》和他的詩作碑文。

正殿的東西兩廂是陳列室。東廂陳列有《包拯生平簡介》、嘉慶八年版的《合肥縣傅郭城圖》、《香花墩圖》、《宋史》和記載包拯事跡的地誌書、《包公辦案圖》,以及包公當年在貴池手書「齊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廂陳列有包氏宗譜,從宗譜中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後續37代,共經歷了2800多年。其中陳列的《故宮南薰殿藏包公畫像》為複製品。由包拯生前好友吳奎撰寫的《包拯墓志銘》,因受戰亂,碑碎為五塊,有三分之一的字跡模糊不清。還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硯台等。

出正殿東行不遠,即是一座六角攢尖亭,也就是祠內著名的廉泉亭。亭內有一口名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輝,亭由井得名。

廉泉井為包公生前所挖,原本井上無亭,系只為滿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由於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後人敬仰包公,故賦予了包公個人及家庭之物許多神秘的傳說。傳說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無事,而贓官、不肖子孫喝了都會頭痛、鬧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時,在井上加蓋了亭子,稱井為「廉泉」,亭為「廉泉亭」。從此井亭作為一「景」留存至今。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李鴻章侄孫李國蘅撰寫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記》,曰:「聞昔有太守來謁祠,啟開汲飲,忽頭痛,復堙如故。是說也,余竊疑。命從人開井汲泉,煮茗自飲,味寒而香烈,飲畢無異,目而笑謂諸曰: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

廉泉的井沿上,布滿一條條深深的凹痕,為井繩長期磨擦所致。正對井口的亭子頂端中央,雕有一塊圓形彩繪木質浮雕龍像。雕龍倒映井內,隨着井水的晃動,好似龍影在舞,頗有游龍戲水之景趣,故人們又稱廉泉井為「六角龍井」。

享堂西邊有一座臨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小亭為歇山亭建築,倒掛楣上,雕樑畫棟,三面臨空,相傳是包公幼時讀書之後休息玩耍的地方。

此外,祠內這些年陸續新建的「包公故事蠟像館」和「包公文化長廊」也是遊人了解包公及參觀遊覽的好去處。

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着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清末舉人李國葦根據傳說寫了《井亭記》,發出「抑或孝肅祠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未可知也」的議論,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

建築結構

包公祠占地1公頃,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組成。風格古樸,莊嚴肅穆。祠內陳展有包公銅像,龍,虎,狗銅鍘,包公斷案蠟像,<<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正史演義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瀾軒、清心亭、直道坊、東軒等建築。祠兩側外廊門拱上刻有「廉頑」、「立懦」四個醒目大字,在「包孝肅公詞」大直匾下黑漆大門上,書有紅底金字的對聯「忠賢將相」、「道德傳家」。

地理位置

包公祠背靠安徽省合肥老城區的環城南路,在城南的包河畔,有一狹長小島,三面臨水,蓮荷盈盈,花木繁茂,綠樹掩映。其間隱顯着一座白牆青瓦、素樸典雅的古典建築,這就是包公祠。它是以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據《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在城東南門外濠中,是包公少年時的讀書處,本為公祠,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另據碑文記載: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廟,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字克明)見小洲環境風景幽雅,遂將小廟拆除,改建為「包公書院」,並改洲名為「香花墩」。1539年,御史楊瞻把「包公書院」易名為「包公祠」。

包河故事

關於亭外的包河還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為龍圖閣大學士時,還將半個廬州城賞賜給他,誰知包公卻說:「臣作官是為國家和黎民百姓,不是為了請賞,所以我不要。」仁宗聽了暗暗稱讚,但又覺得一點不賞賜,心裡又過意不去,於是就說:「那就把包家門前那段人工河賞賜給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賣,富不了,也窮不盡,就謝恩接受了。說也奇怪,世上的藕,絲都很多,而且藕斷絲連,可是包河裡的藕,絲卻很少,人們說:這是因為包公無私的緣故。

參考文獻